第14課 理性之光學案
材料二 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伏爾泰語錄》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應該避免把權力委托給一個人、幾個人,因為一須用權力來約束權力,形成一種能聯合各種權力的政體,其各種權力既調節配合,又相互制約,即權力要分開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啟蒙思想家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長的黑夜”?“理性的陽光,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體現了什么思想?如何評價?
(3)歸納材料三所體現的思想,并指出這一思想的歷史影響?
(4)在“自由”這個問題上,材料二與材料三各側重于什么?
2、在古代希臘、羅馬文明之后,基督教會對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統治,使人們的個人意識受到極大的壓制。為此,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杰出人士不顧教會勢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誤解,在歐洲掀起了三次影響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帶領著人們邁進科學的理性時代。
請回答:
(1)14~18世紀的西歐,出現了哪三次影響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們能夠興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各自的內容加以說明。
特點
文藝
復興
宗教
改革
啟蒙
運動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什么?
第14課 理性之光(復習學案)
編者:鄔德發(深圳市皇御苑學校歷史高級教師)
△課標要求:
1、簡述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 2、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一、啟蒙思想家的觀點 立法權: 議會 掌握
代表作:《 論法的精神 》:三權分立 行政權: 君主 掌握
1、孟德斯鳩 司法權: 法院 掌握
最重要貢獻: 三權分立 學說——后來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 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