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理性之光學案
a 孟德斯鳩 b 盧梭 c 康德 d 伏爾泰
8、“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下列說法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c)
①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 ②比同代的理性學者更尖銳的批判現存制度,更熱情的歌頌理性
③伏爾泰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 ④伏爾泰的啟蒙思想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啟蒙思想家把歐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長的黑夜,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
材料二 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伏爾泰語錄》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應該避免把權力委托給一個人、幾個人,因為一須用權力來約束權力,形成一種能聯合各種權力的政體,其各種權力既調節配合,又相互制約,即權力要分開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啟蒙思想家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長的黑夜”?“理性的陽光,指的是什么?
因為歐洲是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的封建統治,沒有民主和自由,人們的思想受到教會的嚴格控制。“理性的陽光”指按照資產階級的要求和意愿來改造世界。
(2)材料二體現了什么思想?如何評價?
自由平等、天賦人權。對反對封建主義起了進步作用。
(3)歸納材料三所體現的思想,并指出這一思想的歷史影響?
權力相互“制約與平衡”。為資本主義確立了一套政治構想,對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起了積極作用。
(4)在“自由”這個問題上,材料二與材料三各側重于什么?
材料二側重于要求獲得自由平等,天賦人權;材料三側重于如何保衛自由與人權。
2、在古代希臘、羅馬文明之后,基督教會對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統治,使人們的個人意識受到極大的壓制。為此,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杰出人士不顧教會勢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誤解,在歐洲掀起了三次影響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帶領著人們邁進科學的理性時代。
請回答:
(1)14~18世紀的西歐,出現了哪三次影響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們能夠興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啟蒙運動。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2)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樣的特點?請結合各自的內容加以說明。
特點
文藝
復興 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名,以人文主義為旗幟,提倡人性,反對神性,倡導個性解放。
宗教
改革 以宗教改革的形式,進行反封建斗爭,挑戰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以反映時代特征的宗教理論實行宗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