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第八單元單元整合
答案 b
11.下列哪些因素促進了西方音樂的發展( )
①音樂家的艱辛創作 ②傳播技術的革命 ③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④全球化的浪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12.19xx年初,《大公報》上的一篇文章稱“第一是開眼界,可以當作游歷,看看歐美各國的風土人情……真如同身歷其境,親眼得見一樣……時常看看,豈不比聽戲強的多么?”材料中使人們“開眼界”的是( )
a.電影 b.電視 c.報紙 d.廣播
答案 a
解析 19世紀末期電影傳入中國,迅速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新式娛樂活動。
13.英文中電視television是由希臘文tele(從遠處、遠的)和拉丁文visio(看)組成的,它的意思是遠距離傳送可視畫面。電視出現的條件是( )
a.第一次科技革命,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b.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
d.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答案 b
解析 電視是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而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開展,電視進入了普及時期。
14.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的電視事業發展很快。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自開播以來,一直深受觀眾歡迎。這反映了電視的( )
a.傳播資訊功能 b.娛樂功能
c.藝術展示功能 d.電視購物功能
答案 a
解析 電視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迅捷地傳播資訊,為人們獲得信息提供快捷方式,而《新聞聯播》屬于新聞資訊類欄目。
15.嚴復(1854~1921)是我國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曾留學海外。假如他在30歲左右有機會周游世界,他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到奧地利聽柔腸百轉的《小夜曲》 ②到意大利聽旋律優美的歌劇《茶花女》 ③在美國欣賞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 ④到英國聽“甲殼蟲”樂隊的搖滾樂 ⑤在北京觀看譚鑫培表演京劇
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 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可用排除法解題關鍵是看題干中嚴復的生活年代及“他在30歲左右”周游,即1884年左右,可排除③④。因為它們是在20世紀出現的。另外,答此題也可用逐項對照法,前提是必須掌握不同音樂流派出現的大致時期。
二、非選擇題(每題20分,共40分)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xx年,泰戈爾憑借著名長詩《吉檀迦利》成為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得獎評語這樣寫道:“由于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材料二 從19世紀中葉起,在文化領域,人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漸被淡化,世界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不斷加強……20世紀50年代以后,世界各個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交流著。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當時世界文學發展的什么特點?(4分)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別指出促使兩個時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8分)
(3)面對19世紀中期以來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國家對亞、非、拉等國的文化侵略,應該抵制;也有人認為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國家應當有選擇地吸收外來文化,發展本國文化。你認為哪種說法更合理?請就這一問題談談你的看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