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倒幕運動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三部分內容,即尊王攘夷、倒幕運動和戊辰戰爭。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三者之間的聯系,進而明確與日本明治維新的關系。
與以往舊人教相比,本節課有許多新增知識點,如尊攘派與尊王攘夷運動、“大政奉還”和戊辰戰爭。“尊王攘夷”雖然提高了天皇的地位,但由于掌握實權的是幕府的首腦將軍,因此“尊王攘夷”運動注定要失敗。但也使尊攘派擦亮了眼睛,開始注重實際,進而演變成倒幕派。正是由于西南四強藩倒幕運動的推動,迫使幕府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假意“大政奉還”,而暗中仍然掌控實權。為此,倒幕派進一步向幕府提出“辭官納地”的主張,刺激了幕府的利權,終于釀成了戊辰戰爭。而伏見、鳥羽之戰則是戊辰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明治天皇親政、實施明治維新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最終結束了德川幕府對日本260多年的統治,開啟了日本的新時代。
★問題解答:
⊙本課測評:
1、尊王攘夷和武裝倒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參考答案提示:相同點:民族危機加深,對幕府統治不滿;都希望實現富國強兵,抵制外來侵略;都抬出天皇,爭取天皇的支持;領導力量基本一致;根據地基本一致。不同點:前者重在“攘夷”,失敗;后者重在“倒幕”,徹底打跨幕府,勝利。
2、請分析倒幕武裝迅速打敗幕府軍隊的原因。
答案提示:(參見合作探究4)
⊙學習延伸:
1、你了解中國那一段歷史嗎?你認為高杉晉作的說法有沒有道理?
提示:唇亡齒寒;中國衰敗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沒落,游離于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之外,落后就要挨打;而因循守舊,武器落后,加劇了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