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第六單元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知識網絡梳理一、三民主義的提出 1、背景(1)社會狀況:鴉片戰爭以后,________不斷加深,改良方案失敗;(2)階級基礎:資產階級______登上歷史舞臺;(3)個人因素:孫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2、準備:1895年,_____起義失敗后,孫中山流亡海外,豐富了______思想。3、提出(1)19xx年,孫中山在日本組建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恢復中華,__________,平均地權” 的綱領;(2)在《民報·發刊詞》上,孫中山把同盟會綱領闡發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4、內容(1)民族主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革命手段推翻____________支持的清朝封建統治;(2)民權主義即“____________”,通過政治革命,推翻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民主共和國。(3)民生主義即“____________”,主張___________,漲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5、評價(1)性質:是孫中山受美國“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啟迪,提出的_____________綱領;(2)進步性a.表達了資產階級在________、________上的利益和要求;b.反映了中國人民實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愿望;(3)局限性:明顯的時代局限和__________。二、三民主義的實踐1、辛亥革命 ________年,辛亥革命爆發,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這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實踐。 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頒布:_______年,孫中山根據__________思想原則而頒布;(2)內容:確認國家主權屬于_________,國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3)意義:對建立__________共和制度,反對__________制度具有進步意義。3、捍衛成果(1)背景:________竊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后,企圖復辟______;(2)行動:孫中山領導了__________、護國運動和兩次____________。三、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1、原因(1)_________和中共的幫助;(2)孫中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2、提出:________年,國民黨_______通過宣言,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____________。3、內容(1)民族主義:中國民族__________;中國境內各民族____________。(2)民權主義:民權為___________所共有。(3)民生主義:平均地權,____________,實行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4、意義(1)它和中國共產黨的________________有著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標;(2)它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_________時期的旗幟;(3)它推動了__________在全國展開。知識點填空一、三民主義1、背景:政治上: 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經濟上: 經濟不斷發展,資產階級不斷壯大。2、內容:a、 年孫中山等在日本東京組建了 會,孫中山提出其綱領為“ ”。后來在《 》發展為 三大主義,作為革命的指導思想。他的核心是 ,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3、實踐:19xx年春天,孫中山按照三民主義思想,領導指定并頒布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憲法。之后革命的成果雖然被 所竊奪,但是孫中山還是為了捍衛民主共和的斗爭,先后發動過 、 、兩次 ,均以失敗告終。二、新三民主義1、背景: 的勝利,使孫中山看到了希望。2、內容: 年一月,國民黨一大召開,確立了 三大政策,把 發展為 , 他與中國 有著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標,即 , 。這成為了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此后,轟轟烈烈 在全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