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第17課 毛澤東思想知識網絡梳理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1、毛澤東的轉變(1)___________時期,閱讀共產主義書籍;(2)回到湖南,創辦《湘江評論》,宣傳馬克思主義;(3)1921年,毛澤東出席中共“一大”。2、萌芽階段:從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時期(1)標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論主張:堅持無產階級對_________的領導權和依靠______進行革命斗爭。3、初步形成: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歷史背景:鑒于以_______為中心開展武裝斗爭一再失敗;(2)思想理論:毛澤東提出“________________,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思想,以及“_________,可以燎原”等理論。4、成熟階段: 抗日戰爭時期(1)著作:__________、《新民主主義論》、_______________等文章;(2)理論 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學概念,描繪了_____________社會的藍圖及前景。(3)確定:1945年召開的__________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二、毛澤東思想的發展1、解放戰爭時期(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a. 1949年,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b. 內容: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______轉移到________;規定了革命勝利后,黨在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國由__________轉為________,由_________轉變為___________的總任務。(2)《論人民民主專政》a. 內容:即將建立的人民共和國的政權性質是_________領導的、以__________為基礎的__________;b. 意義:人民民主專政的思想,豐富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_________,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作了____________準備。2、新中國成立后(1)理論著作:_____________、《關于正確處理____________問題》;(2)主要成果:提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__________,科學闡明了___________社會的矛盾問題;(3)重要意義:在社會主義__________方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學說。3、其他方面:毛澤東在各個歷史時期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三、毛澤東思想的影響1、是馬克思主義與_________實際相結合的_________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2、是中共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__________;3、是建設中國_____________理論的思想根源;4、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毛澤東思想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知識點填空
階段
歷史時期
時間
內容(理論、著作、會議)
初創
1921-1927
形成
1927-1937
1937-1945
發展
1946-1949
1949-1965
第18課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知識網絡梳理一、鄧小平理論1、發端——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背景a.“文革”后,_____________嚴重禁錮人們的思想。 b.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鄧小平發表講話,號召解放思想,____________,團結一致向前看。成為建設________ 新理論的宣言書。(2)內容 a. 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_________; b. 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________________建設上來。(3)意義:我國的_________從此揭開序幕;中國人民開始走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2、創立(1)明確提出1982年,中共_______大,鄧小平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________的社會主義、(2)系統概括1987年,中共_______大,系統地提出了社會主義__________理論;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線。3、逐漸成熟(1)“南方談話”(_______年)a. 中心內容:“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b. 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______生產力,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最終達到_________。c. “___________”:作為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 (2)中共十四大(______年) 用_______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明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___________。(3)中共xx大: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________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4、內容(1)對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論述;(2)“__________”的偉大構想;(3)闡述了______與______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5、評價(1)繼承和發展了_____________;(2)是引導中國人民進行__________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1)世紀之交,國際國內形式發生新的變化;(2)中共面臨怎樣完善自身、___________的新問題;2、內容(1)始終代表中國___________的發展要求;(2)始終代表中國___________的前進方向;(3)始終代表中國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