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第一課 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課堂練習:試評價秦始皇的歷史功過
四、通用課件:另附第一課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ppt
五、課后練習:
1、秦滅六國實現統一的根本原因是( c )
a、商鞅變法比較徹底,秦在七國中實力最強
b、秦在統一的過程中采取了遠交近攻的正確策略
c、統一條件成熟,秦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d、秦王贏政的雄才大略和將領的英勇善戰
2、李白的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指的是( d )
a、陳勝、吳廣起義 b、楚漢戰爭
c、長平之戰 d、秦王嬴政完成統一
3、秦始皇之所以被稱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為( a )
a、他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
b、他首創并建立了專制王義中央集權制度
c、他修筑了萬里長城,保護了中原的安寧
d、他焚書坑儒,維護了思想統一
4、秦朝實行郡縣制適應了封建集權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d )
a、郡縣官吏必須對上一級負責
b、郡縣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c、郡縣官吏與皇帝是臣與君的關系
d、郡縣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襲
六、資料匯編:
1、秦始皇外貌: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為人,峰準,長目,摯鳥膺,豺聲。”郭沫若據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準”就是馬鞍鼻,“摯鳥膺”就是現代醫學的“雞胸”,“豺聲”表明氣管炎;其胸形、鼻形變異與氣管炎常發,顯示他是個軟骨病患者。
2、確立皇帝稱號: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
3、郡縣制與分封制之爭:
《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