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
圖三 瓦特的改良蒸汽機 圖四 西門子無軌電車
(1)圖一是哪一時期出現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現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圖二是哪一時期出現的交通工具?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還表現在哪些方面?
(3)兩幅圖反映的兩個時期,科學技術的變革對國際格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兩次科技革命分別給中國帶來什么影響?
(4)在生產力方面,圖三與圖四各自反映了什么重要突破?(1分)分別指出圖三與圖四的技術發明所具有的歷史意義。(2分)
(5)圖四所反映的技術變革與圖三所反映的技術變革相比,在發明創造的人才素質、開展范圍及其部門方面具有什么優勢?(3分)
33.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以“科學發展與社會進步”為主題開展了綜合探究活動,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激烈。請你幫助各小組完成下列問題。
(1)甲組同學認為: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可以引領一個嶄新的時代。請你以兩次工業革命中重大發明為例說明這一觀點。(4分)
(2)乙組同學認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一把雙刃劍,在推動工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作用。請你就科學技術消極作用加以舉例說明。(4分)
(3)丙組同學從網上查到了有關愛迪生資料:
愛迪生一科取得了1300多項發明專利,被稱為“發明大王”。研究電燈的關鍵是找燈絲材料。據說,愛迪生試驗了1600種耐熱材料和6000種植物纖維,但都沒有成功。1879年10月,愛迪生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斯旺用碳絲制成了白熾燈的報道,深受啟發。他用棉絲燒成碳絲,再將碳絲裝進燈泡,……當電燈通上電流時,燈絲發出明亮的光輝,持續了45小時。愛迪生終于成功了。
在談到自己的發明時,愛迪生說:“驚奇就是科學的種子;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
依據上述材料,請你幫組丙組同學總結愛迪生取得多項重大發明的原因。(3分)
(4)參與了同學們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啟示?(2分)
專題七講義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cdabc 6-10 dcadc 11-15 bdacc
16-20 bbccc 21-25 cbdcc 26-30dddbd
31、⑴生產方式:蒸汽動力取代畜力、人力、自然動力,成為人類最主要的動力能源;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生產;工廠取代工場。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
生活方式:火車、輪船取代馬車和帆船,速度加快;眾多工廠連在一起便形成了城市,城市的喧鬧、擁擠取代了鄉村的寧靜、閑適。生活節奏加快,也更加豐富多彩。
環境:濃煙、污水、噪音破壞了環境。
⑵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促進了社會進步,但也帶來了環境的破壞,影響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⑶生產力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要同步進行,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