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
時間
前期
五四運動以前
后期
五四運動以后
倡導者
身份
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
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內容
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
性質
資產階級文化運動
新民主主義文化運動
作用
沖擊和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準備【題3】 五四運動后,社會發展風云激蕩,各種新思潮層出不窮,人們的思想經歷著空前的解放和變換。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一 某民意測驗機構在北京大學學生中進行調查,要求每個學生選一位在五四運動時期貢獻最大的人物。結果,下列人物得票相近。
陳獨秀 蔡元培 胡適 李大釗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四位人物,你認為哪一位應排在首位?為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有何影響?(3)以上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思想界發展演變的特點如何?答案 (1)陳獨秀:新文化運動的首倡者和領導者,積極宣傳民主、科學,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積極參與五四運動,被稱為“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五四運動以后,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促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新文化運動倡導者,積極宣揚民主、科學、新道德及新文學;積極參與五四運動;最早在中國舉起社會主義大旗,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1920年春,與陳獨秀等醞釀組織中國共產黨。(如選蔡元培和胡適,均可按照相同的思路組織答案)(2)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通過創辦通俗的刊物向工人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這一現象促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3)特點:中國思想界的主流經歷了由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潮到馬克思主義的演變。 【史料文本】 閱讀教材p72“《新青年》書影及陳獨秀”插圖和p73[資料回放]及左面插圖。【信息解讀】 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在中國思想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他認為中國革命之所以失敗多次,就是幾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結果,所以提倡民主取代專制,科學掃蕩封建迷信,才能救中國“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史料應用】 1.下列報刊雜志中,揭開新文化運動序幕的是( )
答案 c解析 a是魏源的,b是維新變法時期的,d是《青年雜志》第二卷以后的改名。【史料文本】 閱讀教材p73[歷史縱橫]。【信息解讀】 通過閱讀材料,可以看出當時雖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但封建愚昧和迷信思想還有適合的社會土壤,一旦有時機,就會復燃。【史料應用】 2.通過閱讀[歷史縱橫],怎樣理解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和袁世凱的尊孔復古?
答案要點 袁世凱時期整個社會鬼神迷信思想的回潮,一方面固然是反動軍閥及政客為了政治上復辟帝制的需要而有意識鼓吹和扶持的結果,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盡管經歷過辛亥革命的洗禮,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但存在于社會文化深處的封建愚昧和迷信思想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根除的,只要有適合的社會土壤,就會沉渣泛起。這就凸顯了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思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思考:這個宣言說明了什么?(p74)方法點撥 中國工人階級開始覺醒,無產階級即將成為社會政治舞臺的主角,中國革命的面貌即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答案要點 這個宣言說明,馬克思主義已經傳入中國,中國將會走上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馬克思主義指明的方向,進行無產階級革命。【變式1】 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根本原因在于( )a.新文化運動促使人們思想解放b.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革命性c.知識分子的大力宣傳d.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由理想變成現實答案 b解析 馬克思主義理論正是以其科學性和革命性戰勝了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吸引了先進的知識分子,能夠得以在中國廣泛傳播。一、本課測評思考:結合本課所學知識,談談20世紀初中國出現了哪些進步思想?各有什么影響?(p75)方法點撥 在本題中,首先要找到有哪幾種進步思想,然后分析思想的內容與影響。答案要點 (1)民主共和思想: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三民主義”要求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它推動了辛亥革命的高漲,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2)實業救國思潮:一戰期間,一批資產階級實業家倡導“實業救國”推動了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迅速發展,也為無產階級的壯大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創造了條件。(3)民主科學思想:新文化運動期間,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倡導民主、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徹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使民主、科學的思想得到了弘揚,人們的思想得到極大地解放。(4)馬克思主義思想:十月革命后,先進知識分子通過著書立說,成立社團等方式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并將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變式2】 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繼續,是對辛亥革命的“補課”。其含義指它( ) a.主張民主共和 b.深入學習西方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徹底批判封建正統思想答案 d解析 本題學生易誤選a項,原因主要是審題不清或對新文化運動的實質理解不準確。“繼續”和“補課”說明二者本質的相同點和表現形式的差異性。新文化運動和辛亥革命從本質上說是一致的,都是反對封建專制,主張民主共和。只是辛亥革命主要涉及政治領域的反封建,新文化運動則側重于思想文化領域的反封建。二、學習延伸觀點一:新文化運動中提出的口號“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觀點二: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盤否定,潑洗澡水不能把孩子一起潑掉。對上述兩種觀點你怎么看?(p75)方法點撥 對新文化運動要一分為二,做客觀評價;再者,本題是開放性題目,回答問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要點 (1)同意觀點一:儒家傳統文化適應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的需要,受到歷代封建統治者的重視。近代以來,在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的過程中,思想界出現學習西方的熱潮,但中國的封建統治勢力非常頑固。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尊孔復古更是變本加厲。因此要反封建,在思想領域就要把斗爭矛頭指向孔教,推翻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2)同意觀點二:儒家傳統思想雖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但它是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看到其積極的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極方面,應辯證地對待。【變式3】 新文化運動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 )①推翻帝制 ②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③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 ④宣傳馬克思主義a.①③ b.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屬于組合型選擇題,可以用排除法進行排除。①項推翻帝制在辛亥革命時已經完成,所以把其排除。也可以把④項排除,馬克思主義是在十月革命后才傳入中國的。時間上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