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遺傳的基本規律三、基因的連鎖和交換定律 第一課時
(3)判別自由組合與完全連鎖的方法。
如果aabbxaabb→1:1:l:1,則為自由組合。
如果aabbxaabb→1:1,則為完全連鎖。
三、基因的連鎖和交換定律(一)完全連鎖遺傳1、豌豆的自由組合遺傳
p yyrr x yyrr
↓
f1 yyrr x yyrr
↓
1yyrr:1yyrr:1yvrr: 1yyrr2、果蠅的完全連鎖遺傳 3、豌豆自由組合遺傳的解釋4、判別自由組合與完全連鎖的方法
(1)如果aabbxaabb→1:1:1:1,則為自由組合。
(2)如果aabbxaabb→1:1,則為完全連鎖
第二課時 不完全連鎖遺傳 前面我們學了果蠅完全連鎖的測交實驗,現在我們來溫習一下,二對等位基因的完全連鎖遺傳。
果蠅bbvv x bbvv→f1bbvv
選擇f1中雄性bbvv測交:
bbvv x bbvv→bbvv bbvv
50% 50%
(一)不完全連鎖雜交實例
摩爾根用果蠅做了另一組雜交實驗,所用果蠅的性狀和基因型與完全連鎖的相同,但結果不同,請看具體過程。
bbvv x bbvv→f1bbvv
選擇f1中的雌性bbvv測交:
bbvv x bbvv→bbvv bbvv bbvv bbvv
42% 42% 8% 8%
(二)比較完全連鎖與不完全連鎖的異同
(1)相同點:二組雜交的p代與f1代情況相同。
(2)不同點:完全連鎖的測交后代只有兩種基因型,與親本相同,數量比1:1。不完全連鎖的測交后代有四種基因型,其中親本基因型(與其親本相同的基因型)各占42%,重組基因型(與其親本不同的基因型)各占8%。
(三)連鎖著的兩個基因是可以改變的
例如果蠅的卵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此時,同源染色體之間的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就有可能改變b(b)與v(v)之間的連鎖關系。
如果交叉互換點在b(b)與v(v)之間,就會改變連鎖關系(如n路徑),產生四種配子;如果交叉互換點在b(b)與v(v)之外,或者沒有實現交叉互換,則不會改變連鎖關系(如m路徑),產生兩種配子。
事實上,果蠅f1代的卵原細胞減數分裂時,走m路徑的細胞多,走n路徑的細胞少,所以,總體上產生bv與bv連鎖型的配子就多,產生bv與bv重組型的配子就少。這樣,就可以圓滿地解釋果蠅的不完全連鎖。
(四)完全連鎖是不完全連鎖的特殊情況(選講)
從生物界的總體情況來看,連鎖關系的改變與否,取決于連鎖著的二個基因之間的距離,如果a(a)與b(b)之間的距離長,則互換的可能性大,產生的重組型配子就多;如果a(a)與b(b)之間的距離短,則互換的可能性小,產生的重組型配子就少;如果a(a)與b(b)之間沒有發生互換,則不產生重組型配子,即表現為完全連鎖。
所以,不完全連鎖產生的四種配子,數量上沒有固定的比值,只有連鎖型配子多,重組型配子少的規律。當重組型配子少到零時,即為完全連鎖。
(五)判別完全連鎖、不完全連鎖與自由組合遺傳的方法
(1)自由組合
aabb x aabb→1aabb:1aabb:1aabb:laabb
特點:后代有四種基因型,且比值1:1:l:1。
(2)完全連鎖
aabb x aabb→1aabb:1aabb
aabb x aabb→1aabb:1aabb
特點:后代只有兩種基因型,且比值1:1。
(3)不完全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