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生物的變異
dna分子中堿基對數目的改變也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當dna中堿基對增加或減少時,對性狀的表現有沒有影響。
現在大家來總結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哪些變化。(dna堿基對替換、增添和缺失)
總結:基因脫氧核苷酸順序代表了遺傳信息,順序變了,遺傳信息也變了,通過轉錄、翻譯形成的蛋白質也就發生了改變,性狀自然會發生改變。可見,基因結構改變會使生物發生變異。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基因突變的概念。(2)基因突變的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內部結構的改變,就叫基因突變。dna(正常基因) dna(正常基因) 脫氧核苷酸種類、數量、排列順序改變
堿基對增添、缺失、改變堿基序列發生改變
遺傳信息改變突變型基因(產生等位基因a a)(3)基因突變的結果
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是指單個基因內部結構上的改變。基因突變的結果是常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會引起一定的表現型變化。下面讓我們來看幾個基因突變的圖片。
玉米高莖→矮莖、普通羊→短腿羊、正常人→白化病2、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課本p43)(1)物理因素(2)化學因素(3)生物因素
3、基因突變的原理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在通常情況下能夠嚴格地復制自己,因而得以保持它在分子結構上的穩定性。但在具體的復制過程中,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發生差錯,從而使堿基的排列順序發生局部的改變,從而改變了遺傳信息。4、基因突變的意義基因突變往往會產生一些新的性狀,這對生物有什么意義呢?
由于基因突變產生的新性狀是生物從未有過的性狀,因此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也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但生物的變異不只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我們怎樣去認識由于基因突變而引起的變異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基因突變的特點。5、基因突變的特點
先來看幾個圖片:正常棉花→短果枝;水稻高桿→矮桿;果蠅長翅→殘翅;家鴿羽毛白色→灰紅色;人正常色覺→色盲;正常人→白化病
這些圖片中,有植物,動物,還有人的例子。基因突變有什么特點呢?
(1)基因突變的普遍性植物、動物和人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這也說明基因突變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動植物以及人,都可以發生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叫自然突變,在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叫誘發突變。
(2)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基因突變發生在什么時期呢?哪些細胞能發生基因突變呢?其實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生物體的任何細胞。我們以植物個體發育過程為例。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經過分裂形成胚,種子萌發長成一個新個體,其間任何時期任何細胞都可能發生突變。大家特別注意看,葉芽和花芽部位突變以及引起突變性狀的表現部位。
基因突變發生的時期與突變性狀的表現有什么關系?
(突變發生的時期越早,表現突變的部分越多,突變發生的時期越晚,表現突變的部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