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生物的變異
如果突變發生在體細胞,該性狀會不會遺傳給后代?
(不會,只有生殖細胞的突變才會遺傳給后代)
既然任何生物發育的任何時期任何細胞都可能發生突變,那是不是突變很容易發生、也會很多突變呢?(3)基因突變的低頻性
基因突變率很低,高等生物中大約有十萬個到一億個生殖細胞中才會有一個生殖細胞發生基因突變,低等生物,細菌、噬菌體突變頻率更低,同一種生物不同的基因突變率也不一樣。(4)基因突變的多害少利性
基囪突變對生物體究竟好不好呢?
(有的不好。如白化病、色盲;有的好,如小麥矮桿能抗倒伏,微生物抗藥性突變等)
基因突變絕大多數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數有利,為什么呢?因為任何一種生物都是長期進化過程的產物,它們與環境已經取得了高度協調。如果發生基因突變就可能破壞這種協調關系。因此基因突變對于生物往往有害,但少數是有利的。
我們能不能只讓它進行有利的突變呢?(5)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
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例如(看投影片),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a+)可以突變成黃色基因(ay),也可以突變成黑色基因(a)。但是,每一個基因的突變,都不是沒有任何限制的。例如,小鼠毛色基因的突變能不能突變成毛的長短呢?不能,只限定在色素的范圍內,不會超出這個范圍。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基因突變的概念和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是由于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而引起的基因結構改變。基因突變的特點有:①普遍性、②隨機性、③突變率低、④多數有害和⑤不定向性。板書
第四節 生物的變異
一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一)變異的類型1、不遺傳的變異2、可遺傳的變異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二)基因突變1、基因突變的概念(1)實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2)基因突變的概念dna(正常基因) dna(正常基因) 脫氧核苷酸種類、數量、排列順序改變
堿基對增添、缺失、改變堿基序列發生改變
遺傳信息改變突變型基因(產生等位基因a a)(3)基因突變的結果
2、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1)物理因素(2)化學因素(3)生物因素
3、基因突變的原理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在通常情況下能夠嚴格地復制自己,因而得以保持它在分子結構上的穩定性。但在具體的復制過程中,可能由于各種原因而發生差錯,從而使堿基的排列順序發生局部的改變,從而改變了遺傳信息。4、基因突變的意義5、基因突變的特點(1)普遍性 自然突變、誘發突變(2)隨機性(3)突變率低(4)多數有害 (5)不定向性
第二課時在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叫自然突變,在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叫誘發突變。我們知道基因突變大多是有害的,為什么要人工誘發突變?這有什么用呢?那誘發突變的人為條件是什么呢?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6、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1)人工誘變的概念人工誘變是指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物理方法包括x射線、紫外線、激光等(輻射育種);化學方法有秋水仙素、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化學誘變育種)。(2)人工誘變育種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