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里的社會公德
作為一名導游,材料中的那位“地陪”的做法違背了什么要求?你認為如何才能避免材料中出現的問題?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全面辯證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正確認識旅客和導游的行為的性質。同時不能遺漏了“旅行社”這個方面。
【課堂有效訓練】
1、有人認為,遵守公德與個人無關。請談談你的看法。
2、(•濰坊模擬)XX年2月,沈浩被選派到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擔任村干部。XX年底,在3年 任職期滿時,因98位村民按下挽留的手印,他毅然放棄回城工作,繼續留在小崗村任職。在小崗村任職期間,他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帶領村民修公路、辦工業、興商貿,發展種植、養殖和高效農業,開發農家樂生態旅游,使小崗村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XX年11月6日,年僅45歲的他積勞成疾,猝逝在工作崗位上。沈浩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和突出實績,贏得了小崗人的信賴和愛戴。
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向沈浩學習,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6分)
解析:本體以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為背景材料,考察學生對公民道德建設的理解。該設問實際上就是要求回答我們怎樣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即從道德觀、職業精神以及從實際出發等角度回答。
【課后拓展學案】
1、材料一:漫畫《戒心》
材料二:XX年10月2日,中央文明辦、國家旅游局聯合頒布《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明扼要的形式,對公民旅游的行為提出了基本要求。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
(1)漫畫中兩人的行為違背了社會公德的哪些基本規范?
(2)請簡要分析《指南》、《公約》的頒布實施有何重要意義?
2、有人認為,學好職業道德知識,就可以培養職業精神,踐行職業道德。請談談你的看法。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養寵物狗的人越來越多,目前,許多市民養狗不辦任何手續,導致狗多為患。
(1)從漫畫中反映的現象可以看出,狗的主人違背了什么道德規范?(2分)
(2)請你就如何解決“狗患”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6分)
(3)請你就文明養狗設計一條警示語。(2分)
專題二 第一、二框 參考答案
【合作探究1】
⑴說明了一些公民社會公德的缺失和差距。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⑵當前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一些不良的道德行為,我們要增強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因為社會公德具有重大作用:①我們每個人都應遵守社會公德,社會公德對于維護公共利益,保持社會穩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②在現代社會,公共領域不斷擴展,社會公德的作用越來越突出。③社會公德的狀況是展示公民道德修養與社會文明程度的“窗口”。社會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為規范,是社會生活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因而成為衡量文明發展程度的一種標志。④因此,我們要講文明,做一個有公德的文明人。在生活中,樹立公德觀念;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充滿愛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遵守公德,人人有則,嚴格要求自己,為把我國建成和諧社會而努力。(若從加強公民道德建設角度回答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