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
針對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不同歸類,由學生合作探究,主權國家按照不同劃分標準可分:
按照國家性質: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
按照發展程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設問: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它必須具備哪些要素呢?
提示: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從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中國的成立,重點分析主權的含義,指出它包含兩方面的特性:
對內表現:國家最高權力的至高無上性;
對外表現:國家最高權力的獨立性。讓學生明確主權是構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否擁有主權是主權國家與地區的區別。
2.主權國家與地區的區別。
設問: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它享有什么權利?需要履行什么義務?
3.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獨立權 平等權 自衛權 管轄權。
義務:不侵犯他國,不干涉別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
師生互動:從海灣戰爭到伊拉克戰爭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中國的成立,師生共同分析主權國家享有的四項權利和三項義務的內涵。
過渡: 在了解了主權國家的一些問題后,讓我們來共同學習了解國際社會的另一個成員:
三、國際組織
設問: 國際組織指的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全球有那么多國際組織,能怎樣區分?
1.國際組織的含義。
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一些國家、地區或民間團體,出于各種特定目的,通過簽定條約或者協議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這就是國際組織。
提示:通過由同學們列舉你所認識的國際組織,例如歐盟、東盟、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國際奧委會、國際學生聯合會、歐佩克、世界貿易組織等,幫助去劃分,可以總結出:依照不同劃分標準,可以有不同的類型。
其中有: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 政府間的和非政府間的。
2.國際組織的分類和作用。
設問:從歐盟、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分析國際組織的作用。
提示:從聯合國成立到今年第六十屆聯合國大會,聯合國改革問題,聯系最近時事熱點,有關日本等國家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問題,伊拉克戰爭等問題,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分析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以及作用。
四、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中國
1.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作用。
提示:⑴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⑵原則:聯系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分析。⑶作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實行人道主義援助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2.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設問:從汕頭最近的廖海鷗、莫樂參加聯合國駐海地維和行動和中國針對聯合國改革等問題談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
【教學總結】
一、對教材知識的歸納總結
本框從不同角度導入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國家與國際組織,闡述了主權國家的含義,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主權國家的多樣性,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國際組織的分類和作用等。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是負責任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