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
學生分析
高一年的學生對時事有較濃厚的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國際關系的含義、內容和形式,國家力量的含義、我國國家利益的內容。
【能力目標】
理解國家利益對國際關系的決定作用、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識中國通過壯大綜合國力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抵制外國干涉等努力,維護國家利益,明確中國只有通過增強國家力量才能有效地維護國家利益。
教學重點與難點:
國家關系的決定因素
教學方式
多媒體、討論、講授
教學用具
傳統教學工具(黑板、粉筆)和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探究】
1.搜集近期國際國內重大時事。
2.學生討論:思考p97,探究1,回答其中4個問題。
【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XX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
引出問題:1、國家關系的含義、內容和表現形式。 2、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教學結構】
1.國家關系的含義、內容和表現形式
(1)含義
(2)內容
(3)表現形式
2.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1)國家利益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2)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
(3)政治意識形態也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
3.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利益
【師生互動】
復雜多變的國際關系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其中國家利益通常首先體現統治階級的利益,如XX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主要維護的是軍火商、石油商等資產階級的利益。
1.國家關系的含義、內容和表現形式。(板書)
學生活動:閱瀆教材,歸納要點。
2.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板書)
(1)國家利益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板書)
提示概括: ①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實施對外政策的基本依據,是其對外活動的主要目的。國際社會的最主要行為主體是主權國家。一個主權國家對內、對外的基本動因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從層次上劃分,它可以分為三個主要層次:
一是主權利益,即涉及國家的獨立、生存和安全的利益,這是國家最基本的利益;
二是發展利益,即發展國內經濟和加強對外的政治、經濟等聯系,增強對外競爭力,維護本國利益等;
三是參與的利益,即塑造本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良好形象,增強本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于更好地參與國際事務。
因此,國家利益的核心內容是獨立與生存、穩定與發展及國際參與。
從領域上劃分,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文化、安全等諸領域。
國家利益的內容是變化的,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不同階級性質的國家和不同的國內外環境中,國家利益的內容和目標有所不同。如我國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外交政策的變化。
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任何國家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而行動的。每個國家的對外政策,首先是維護本國的獨立和安全;其次是謀求和保護本國的經濟利益。
各國政府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都要制定相應的、具體的外交政策,如獨立自主政策、對外合作政策、結盟政策、軍備政策、戰爭政策等等。
每個國家對外政策的執行過程,就是國家利益的實現過程,也就是說,國家利益在對外政策實施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