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社會的真諦
◇探究提示:因為當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不相適應時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不相適應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此知識點分三層分析,首先,明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二者的含義;其次,分析二者的相互關系及其矛盾運動;最后,得出結論: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
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1)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含義。
經濟基礎指生產關系的總和。
上層建筑指一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該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②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上層建筑的狀況不同,對經濟基礎反作用的性質是不同的。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
(3)結論: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體現了兩者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這就是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3.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這一知識點是對以上兩個知識點的歸結,也是本目內容的最終結論,闡明這兩個規律普遍存在于任何社會,貫穿人類社會的始終,論證其基本性,并闡明發現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的重要意義。
(1)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
(2)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是什么?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3)社會發展規律發現的意義。
這一發現使人類第一次解開了社會歷史領域的“斯芬克斯”,之謎,使人類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教材運用“相關鏈接”介紹了馬克思的兩大偉大發現之一的唯物史觀,第一次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即: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揭示了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全部活動的基礎,上層建筑根源于經濟基礎,從而使人類關于社會歷史的理論第一次真正成為科學。
教材中的“專家點評’’說明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人的活動只能順應社會發展規律,若違背社會發展規律則不能實現其目的。走歷史必由之路,是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
(三)、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社會將往哪個方向發展
1.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與實現方式。
◇課堂探究:(1)想一想,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什么?
(2)社會發展是通過什么方式實現的? ’
◇探究提示:(1)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由低級到高級,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從社會形態看,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依次發展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