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社會的真諦
(2)是在不斷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實現的。
(1)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2)實現方式: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
2.階級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
(1)、階級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2)、實現方式: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
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具體表現為:被剝削階級反對剝削階級的階級斗爭,迫使統治階級不得不調整某些經濟和政治關系,使社會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從而或多或少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當舊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時,只有通過先進階級反對反動階級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
教材“相關鏈接”說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資產階級專政必然走向無產階級專政,最終走向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這一前進過程中的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推動其發展的直接動力。
教材“專家點評”強調了在分析階級社會中的問題和現象時,要用階級分析法,這是我們認識和把握階級社會各種現象的基本方法。
3.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與解決方式。
◇課堂探究: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依靠什么方式?
◇探究提示:主要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通過改革實現。
(1)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內容: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
(2)實現方式: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即非對抗性的矛盾),決定了它的實現方式不是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階級斗爭的方式解決,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改革。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改革:
①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③改革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方面工作的強大動力。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對具體制度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又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來發揮它的優越性。改革是推進中國特色義各方面工作的直接動力。
教材插圖體現了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通過改革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小結: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
(1)總趨勢: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地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從而推動社會歷史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2)具體表現:“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
(3)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圖示為:
原始社會一階級社會(奴隸、封建、資本主義)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
總趨勢:由低級向高級,是前進的、上升的,過程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