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第一節第三框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提出問題?
學生活動:
議一議:人類在同瘟疫斗爭中,不斷獲得新的認識。人類對病菌的認識不斷深化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引導: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就像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一句話“馬克思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于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律的認識去能動的改造世界。
3.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板書)
教師設疑:你們現在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贈語: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的中國的人才強國戰略告訴我們,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也不是為了夸夸其談而學習,而是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和自我的發展和完善。要心系社會的發展,把自己的創業和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
學生活動:
辨一辨:你認為火星上存在生命物質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引導歸納: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它一方面受主觀認識的指導,聯系著主觀認識,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變革客觀對象,聯系著客觀事物。這樣,在實踐過程中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就有了聯系的橋梁,人們就能夠把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加以比較,可以用實踐的客觀結果來檢驗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一般來說,以一種主觀認識為指導在實踐中改造客觀事物,能夠達到預期目的,那就證明這種認識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
4.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板書)
學生活動:
辨一辨:1、正確的理性認識是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2、客觀事物自身是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本課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認識的目的和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的標準。因此,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依賴于實踐,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課堂探究活動】:
材料:當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被問起成功的“訣竅”時,他說:“最初我憑著熱情和經驗去管理企業,沒有成功;后來,我讀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業的書,按照書上的道理去做,也沒有成功;最后,我專心研究了我的企業的特點,并總結了以往失敗的經驗教訓,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企業的方法,終于取得了成功。”
學生活動:
說一說:1、你認為這個企業家取得成功的“訣竅”是什么?2、他的成功給你的啟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