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與哲學》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第一課 美好生活的向導
一、什么是哲學
1.哲學與生活的關系
(1)哲學源于生活,源于實踐。
①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指導生活。
①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其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就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1)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3)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單獨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純粹的世界觀。
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哲學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區別:二者研究對象不同。具體科學研究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特殊本質和特殊規律;哲學把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的是整個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
(2)聯系: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因此,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4.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1)哲學來源于時代,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
①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學與時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關系)
②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因為它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2)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對時代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①哲學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學還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③總之,任何反映時代的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
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5.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方面的內容
(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2)哲學基本問題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也就是意識能否正確反映物質)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凡認為意識能夠正確反映物質的,就是可知論;凡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就是不可知論。)
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6.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
7.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三種基本歷史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