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教案
第4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教案
(3課時)
一、考點整合:
(一) 世界的物質性、統一性原理 p28-30
1、內容:
(1)自然界的物質性(自然界、人類社會都是物質的) p28-29
(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都是物質的) p30
(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p30
總之,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 。
2、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觀符合客觀,實事求是;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
3、物質的含義p29:哲學上的物質是
例1、如果不順應自然規律僅憑人們的主觀愿望去建設一個不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的人為的新的生態系統,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不僅收不到預期效果,而且最終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生態系統是自然形成的,人們如果僅憑主觀愿望去建設一個不符合當地自然條件的人為的生態系統,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是因為()
a.人與自然界是難以和諧相處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 d.人類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例2、(XX年全國)物理學家把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稱作反物質。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預言反物質的存在。1997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在銀河系上方約3500光年處有一個不斷噴射反物質的反物質源。XX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對反物質原子的內部結構和物理特性進行了研究。從哲學上看,反物質的存在表明()
a.世界的本質并非是物質 b.人類可以有意識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總是層出不窮 d.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例3、我們應這樣認識物質概念( )
①它是指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②它是在概括萬事萬物都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即客觀實在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礎上形成的 ③它是世界的本質 ④它是抽象的、虛幻的東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二)運動與物質的關系原理 p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