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教案
(2)規律的普遍性, 。
(3) 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違背規律受到懲罰。
(4)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把握規律、利用規律
規律是客觀的,但不等于說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我們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例5、(XX年全國)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在《題畫》中說:“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強調“意在筆先”“趣在法外”。這說明()
a.繪畫創作不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 b.并非所有的意識都是客觀存在決定的
c.藝術創作只憑主觀虛構 d.藝術創作有其特有的規律
例6、XX年7月4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深度撞擊”號經過170多天的飛行,成功地在距地球1億多千米外準確命中坦普爾1號彗星內核。“深度撞擊”被比喻為“在高速飛行的針上穿線”。撞擊的成功,表明( )
a.客觀規律是可以為人類認識和利用的 b.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c.人類的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的過程 d.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科學實驗獲得成功的基礎和前提
例7、(•江蘇•不定項)人的思維活動和認識發展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
a.受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制約 b.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是可以改造和創新的 d.是能夠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的
(五)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1、原理內容:
(1)規律是物質運動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是不可違抗的。
(2)人在客觀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又可以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為人類造福。
2、方法論: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實事求是;又要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為人類造福。
3、反對:片面地強調發揮主觀能動性,無視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屬于唯心主義;只強調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機械唯物主義。
例8、水利專家說,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從“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也就是試圖完全消除洪水災害,轉變為承認洪水的風險,綜合運用各種設施,力爭將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