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社會歷史的主體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4.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意義
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并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例題:肯定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就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為此,我們應當做到( )
①相信群眾②依靠群眾③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④退學創業,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的識記和理解。正確答案為b。
三、學習自評
(一)單項選擇題
1.“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必須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的花朵與果實。”對這段話的正確理解是( )
a.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b.個人成果都包含著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勞動
c.人民群眾創造了社會財富,是社會實踐的主體
d.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2.魯迅說:“田園詩人陶淵明如果沒有勞動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沒有酒喝,而且沒有飯吃,只能餓死在東籬下,哪里還會吟出什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呢。”可見( )
a.社會的發展進步可以離開腦力勞動者,但不能離開體力勞動者
b.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者對社會的貢獻更大
c.人民群眾創造了物質財富,為精神財富提供了物質前提
d.一切精神財富都是人民群眾直接創造的
3.我國古代的《齊民要術》和《農政全書》等農業科技著作,都是總結勞動群眾的農業生產經驗編寫而成的。這說明( )
a.勞動群眾直接創造了物質財富
b.知識分子都是勞動群眾
c.人民群眾的實踐是科學文化發展的唯一源泉
d.勞動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是科學工作的基礎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有三個偉大創造:一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二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三是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實行農村自治。這“三個偉大創造”說明( )
a.勞動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b.人民群眾的生產實踐為精神財富提供了物質前提
c.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d.農民是中國改革的主體
5.XX年3月4日,在參加政協分組討論會時,提出了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的哲學理論依據是( )
a.只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推動事物的發展
b.人民群眾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c.只有進行理論創新,才能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影片《公仆》真實地反映了“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的縣委書記谷文昌的感人事跡,展現了當代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境界。據此,回答6~7題。
6.“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反映了谷文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