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教案
師:同樣是個人活動,為什么有的人的活動起推動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動則起阻礙作用?
生: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之所以性質不一樣,這是因為有的人的活動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活動就能對社會生活、社會的發展進步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反之就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例如: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之所以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正是因為其行為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又如:希特勒發動的戰爭之所以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阻礙了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是因為其法西斯戰爭的性質違背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馳。
師:同樣是個人活動,為什么有的人的活動起著重大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動作用又小得多呢?
生:個人活動對社會的作用之所以有大有小,這是因為在同一社會歷史條件下,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知識、實際工作能力以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樣,個人所處的客觀環境也不盡相同,因而其作用大小也就不一樣。具體地說,杰出人物由于他們所具有的特點使他們能為當時的社會需要服務,比普通人站得高,看得遠,能掌握時代的脈搏,反映歷史發展趨勢,提出歷史任務并組織群眾為之奮斗,對于推動社會發展的具體進程,起著較大作用。但必須注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沒有一個個的普通人,就無所謂人民群眾,因此不要小瞧普通個人的作用,一個人再偉大,離開人民群眾也難以發揮作用。
師總結歸納:
任何個人的活動都會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無論是杰出人物,還是普通個人,都會在自己的崗位上對社會生活、社會發展產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性質上是不同的,有的人對社會發展起促進、推動作用,有的人則起阻礙乃至破壞作用;在程度上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起的作用大,有的人起的作用小,一句話,人人都對社會發展有影響,但人人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卻不盡相同。
師:我們分析了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但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看來社會發展對個人的活動也是有影響的,下面我們就共同探討社會發展對個人活動有什么影響。
2.社會發展制約著個人的活動(板書)
第一,個人活動受社會環境的制約。
這里的社會環境,既包括一定社會的物質條件,也包括一定社會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精神條件。
歷史上有成就的人,除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外,也是因為符合當時社會條件、順應了歷史潮流的發展要求。
例如秦始皇,處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順應了實現社會統一的要求;
封建社會中,適應農民革命戰爭的需要,出現了黃巢、李自成、洪秀全……
南宋,適應抗金的需要,產生了岳飛;
清末,適應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需要,產生了孫中山;
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的革命和實踐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產生了鄧小平理論……
因此,并非任何個人的主觀努力都能有所收獲,并非任何個人的奮斗都會有成績;只有那些個人努力方向與社會發展方向相一致的主觀努力才會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