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六課第一框《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說課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與執政地位的確立是在歷史進程中我國人民作出的鄭重選擇,是由黨的性質、宗旨等決定的。
②認識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它既有歷史和法律賦予的執政資格,又具有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
③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依法執政是黨的基本執政方式。
2.能力目標:①中國共產黨執政,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中國人民對中國近代史各種政治力量和出現的種種建國方案進行比較鑒別作出的理性選擇,初步學會用辯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鑒別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人民創建新中國的光輝歷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了解鄭培民等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感人事跡,使學生對黨的認識升華,進而更加依賴和熱愛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堅定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二、教學重點
①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確立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②中國共產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及正確處理三者關系。
③確定為教學重點的理由是:為學生進一步掌握黨的性質與宗旨架起知識橋梁,深化對黨的領導核心與執政資格和執政能力的認識。
三、教學難點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國人民的理性選擇。確定理由:高一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歷史比較分析能力(僅有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還不夠),對此難以完全接受。當今世界的主題仍是和平與發展,但面臨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的復雜國際形勢,鞏固完善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經受嚴峻考驗。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
四、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主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依據、預成目標
新中國誕生前夕三種政治力量較量
①引導學生預習教材第62頁的三個歷史鏡頭,完成幾個問題。
②播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曲。
自主預習,查找關鍵詞,聯系歷史知識。
通過三組鏡頭的分析與比較,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歷史分析的能力,提高對中國共產黨地位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引導學生從歷史與現實兩個維度,查找中國共產黨領導與執政地位確定的依據,從而讓學生掌握中國共產黨的地位、性質、宗旨與意義,明確中國共產黨具有歷史和法律賦予的執政資格。
自主預習,認知歷史,明確現實。
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比分析,讓學生明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確立的必然性及其重要意義。
彈性化教案
①科學執政與科學發展觀關系如何?
②民主執政與人民當家作主的關系如何?
③依法執政征收依法治國的關系如何?
教后體會或信息反饋
①執政資格(其中的“歷史”、“法律”的含義是什么?)
②執政能力應如何不斷提高?
③資格與能力這一對詞對我們學習有何啟示?
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思想理念不斷更新。
教學方法補充或教學資料補充
①數據法(三組鏡頭、三種方案、三種執政方式、三個時間(1919年五四運動、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
②分析比較法。
③演講法(課堂):掌握三種執政方式。
④政史知識滲透交叉學習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