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經濟、政治學案
a.文化決定了經濟的發展 b.經濟決定了文化的發展
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d.經濟文化現象豐富多樣
解析:本題側重考查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交融,材料中所述“經濟搭臺文化唱戲或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a選項本身為錯誤選項,文化對經濟沒有決定作用,只能影響經濟;b選項所說的決定關系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選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題干中的部分內容,但沒有揭示出材料的主旨。本題應選c。
10
(三) (學案)文化競爭力的表現和意義
文化是人們在實踐中創造的精神成果,是對民族生活條件及其過程的反映,貫穿于民族發展的各個方面及整個過程,蘊藏在民族的生命及創造活動之中,是推動民族進步和增強綜合國力的能動力量。
文化是軟國力,但其作用并不“軟”。文化的競爭力體現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積累、文化潛力、文化活動和文化發展水平,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精神鼓舞和智力支持。
同學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文化的競爭力:
1.(學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歷史上,國與國之間實力的較量往往體現在對土地、人口、能源和技術等因素的占有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不再僅僅注重經濟和軍事力量,而是越來越看重包括政治、文化、科技和國民素質在內的綜合國力的作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在綜合國力中,文化的功能在于通過對人的塑造和影響來增強或者渙散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從而最終影響綜合國力的實現。
2.(學案)文化競爭力的表現和意義
(1)文化是構成并影響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它通過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提高社會的經濟、政治力量并進而增強民族生存與發展能力。我國歷史上漢唐的文化繁榮與當時國家發展的強勁活力、清末的文化危機與當時民族生命力的衰落,從正反兩個方面深刻說明了文化狀況與民族生命力的內在聯系。
(2)文化是民族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為民族創造力的形成及發展提供了所必需的精神平臺和思想起點。它為民族創造力的形成及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維手段,制約和影響著民族創造活動的內容、程度及方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積淀,為民族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思想營養和精神動力。從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到今日的“兩彈一星”、“神舟”飛船,無不深深烙刻著中華文化的印記,展現著中華民族的豐富想象力、非凡創造力。
(3)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證。凝聚力源于民族共同的生活條件和生產過程,源于民族共同的語言、風俗、知識、道德思想等文化內容。文化還是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體系,蘊含著民族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是引導民族前進的燈塔和旗幟。它蘊藏著民族的思想道德觀念及其行為準則,是統一思想、規范行動、保持團結穩定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