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六課第一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導學案
在世界上最初幾個文明的發祥地中,除兩河流域文明湮滅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亞歷山大大帝占領而希臘化、因愷撒占領而羅馬化,因阿拉伯人遷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則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斷并沉睡千年。瑪雅的天文數學無與倫比,可這盛極一時的文化早已被湮沒,留給后人千古不解之謎。
問題探究1:根據你所學過的歷史知識,追溯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談談你的感想。
參考思路:1.這些文明是否傳承下來?為什么?
2.中華文明呢?這說明什么?
(閱讀教材第63頁的有關內容,了解中國古代文化輝煌發展的歷程)
學習閱讀完后,教師布置分組討論古代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完成下表來展示:
時期 主要文化思想 成就
殷周
春秋戰國
秦
漢代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探究活動):崇陽人世代相傳的崇陽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讓同學們說一說家鄉文化。
問題情景2(課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方言眾多,但從古至今,使用漢語的各方言區都使用漢字,即使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也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大部分是用漢字記錄下來,流傳后世的。
材料二:近年來,隨著全球范圍“中國熱”的興起,目前,“漢語熱”正在世界范圍內持續升溫。據統計,目前全球共有100多個國家的2 300余所高校開設漢語課程,而正在學習中文的外國人數量更達3000萬人之多。“漢語熱”呈現出了強勁發展的勢頭,中國文化對全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問題探究2: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有什么作用?“世界漢語大會”在北京的召開說明了什么文化道理?
[來源:z,,]
(探究活動):有人認為:漢字書寫復雜,主張“漢字拼音化”甚至有廢除漢字的推動行為.你贊同這種觀點嗎?說說你的道理。
問題情景3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用漢字記錄著自己的輝煌與苦難,也為我們留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第二個見證──史書典籍。
(小組pk) 問題探究3:你知道的史書典籍有哪些?我們的史書典籍有什么樣的特點?
第二目《走進近代,文化衰微》
問題情景4 觀看視頻:火燒圓明園片段
問題探究4:近代中華文化為什么會衰微?
內因:
外因:
結論:
第三目《反思今天 喜憂參半》
問題探究5:當前文化現象中讓人欣喜的和令人擔憂的有哪些?
請學生結合當地政府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所作的工作談一談(略)
文化現狀資料儲備。
喜的:
憂慮:
第四目《暢想未來,復興文化》
問題探究6:面對當前的文化現狀,我們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使之能夠源遠流長?(課件展示)參考思路:
1.如何保護、傳承、創新我們的傳統文化?
2.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沖擊?
3.“國弱則文化弱”,復興文化最根本因素是什么?
4.我們學生可以為中華文化的復興做些什么?
請同學們從各個角度闡述如何復興中華文化。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感受了古老中華文化的輝煌,經歷了近代的衰微……從發展的歷程看,有輝煌也有苦難,歷經滄桑,但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到現在而沒有中斷的文明,源遠流長(基本特征之一),有漢字和史書典籍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