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題 社會歷史的主體
4、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課堂探究:(1)以上論述說明了什么道理?
(2)聯系我國改革的具體實例,說明人民群眾在推進改革中的作用。
◇探究提示:(1)說明了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得到人民群眾的充分信任和愛戴也是必然的。
(2)我們要樹立群眾觀點,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要做到:相信群眾,服務群眾,與群眾實踐相結合。中學生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特別是與工農群眾的實踐相結合.深入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水平,更好地鍛煉自己,從而更好地、健康全面地發展,為將來參加工作,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奠定良好的基礎。
(2)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冒著坐牢的危險,眼含熱淚在包產合同書上按下18顆鮮紅的手印,歷史從此書寫著新的一頁。以家庭承包責任制為開端的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就在這里起步了。雖有曲折,但20多年的農村改革實踐證明,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是我國農村的經營管理體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在中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我國的鄉鎮企業和農村的基層民主建設都體現了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
該知識點教材分三層分析,首先,說明了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然后,就階級社會分析了人民群眾的作用;最后,分析了人民群眾這一作用的實現方式。
(1)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
(2)此作用在階級社會中的表現: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
(3)實現方式: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群眾是通過改革實現社會變革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不改變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政治關系,只變革具體制度。不像在階級社會中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推翻舊的生產關系、舊的社會制度來實現。
◇課堂練習:黨的xx大報告指出:“發展必須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這說明了( )
①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之源、執政之基、勝利之本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ae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_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這一知識點。根據題意,可得出①③④,②與題干不符,故不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