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三輪復習技巧與策略
(3)圖中c處的地質構造是 ,我國
平原與d處的地質構造相同。
(4)如果該地打算修一條東西走向的地鐵,則地鐵隧道的工程地址應定在ab兩處中的
處理由是 。
(5)如果該地有豐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儲存在a、b兩處的 處,該處能夠保存大量石油的原因是 。
[解析] 學習地質構造時一方面要注意背斜和向斜、斷層和斷裂、地質構造類型與地貌等概念之間的區別,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質構造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背斜和向斜是地質構造名稱,山嶺、山谷是地貌用語,由于概念不清,在使用中常常將這兩類名詞混淆起來,解題時要注意區別。褶皺有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形態。背斜巖層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在地貌上,背斜常成山嶺,向斜常成為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根據地勢的高低來判別背斜和向斜,而應根據從中心向兩翼巖層的新老關系來判斷,中心向兩翼巖層越來越新的是背斜,越來越老的是向斜。在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這種倒置地形的發育過程時,要著重研究背斜頂部和向斜槽部所受到的內外力作用。推理如下:巖層所受內力不同→物質堅硬程度不同→外力的侵蝕程度不同→地貌上的差異。a處和d處從地貌上看都是谷地,但它們的成因不一樣。回答第(3)題時要注意斷層和斷裂的區別。形成斷層,巖石必定斷裂,但巖石發生斷裂,未必一定斷層,關鍵在于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圖中d處是兩個斷層中間相對下降的地區,從地質構造上講屬于地塹,我國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就是此種地質構造形成的谷地。第(4)(5)題考核地質構造的應用,學習時要注意地質構造與工程建設,地質構造與石油、天然氣和水的分布之間的關系。
(1)背斜 從中心向兩翼巖層越來越新(2)山嶺 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3)斷層 渭河(4) a 背斜構造中巖層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撐隧道處上覆巖層的作用,又能引導地下水順巖層向兩翼滲流,減少滲漏事故 。背斜巖層相對疏松,采石工程量較小,也可降低工程成本。而b處地處向斜構造區,常常有豐富的地下水,如在此處開鑿隧道,有可能使隧道變為水道(5)a 背斜中的不透水巖層能夠防止石油、天然氣的揮發與滲漏,使地質時期的油氣逐漸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