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電池
生(14):氧化反應。
師:鋅、碳原電池中,哪個電極為正極?哪個電極為負極?×同學。[指定學生]
生(15):鋅片是負極,鋅片上有電子流出;石墨棒是正極,電子流入石墨棒。
師:鋅片、銀片插入硫酸銅溶液,用導線連接后,銀片上生成暗紅色物質是什么?怎樣會產生的?鋅片上發生了什么變化?怎樣會發生的?×同學。[指定學生]
生(16):銀片上有銅產生,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從銀片上得到電了,變成銅原子,銅附在銀片上。鋅不斷溶解,鋅片上鋅原子失電子變鋅離子,進入溶解。
師:負極鋅片上鋅原子失電子變成鋅離子,是什么反應?
生(集體):氧化反應。
師:正極銀片上銅離子得到電子,變成銅原子,是什么反應?
生(集體):還原反應。
師:下面請大家在紙上做練習。
在圖上標明正負極和電子轉移方向,寫出電極方程式。
師:我們分析一下,看看做得對不對。鋅是負極,銀是正極,電子從負極鋅片流向正極銀片,對嗎?
生(集體):對。
師:負極鋅片,鋅原子失電子成鋅離子,正極銀片上氫離子得電子變成氧原子,結合成氫分子。對嗎?
生(集體):不對。 [議論紛紛]
師:不對在什么地方?×同學。[指定學生]
生(18):正極銀片上,銅離子得電子變成銅原子。
師:實驗證明,正極銀片上有銅生成,從理論上來看,為什么是銅而不是氫氣呢?硫酸銅溶液中有較多的銅離子和極少量的氫離子,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銅排在氫后面,氫原子比銅原子容易失電子,而銅離子比氫離子容易得出電子,因此,應該銅離子得電子生成銅原子。[板書]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原電池的化學原理。大家一起看書,第155頁第五行:“原電池電子流出的一極是負極(如鋅片),電極被氧化”。zn、cu原電池,負極是鋅片,而一般原電池負極是相對活潑的金屬,相對活潑的金屬的原子,容易失去電子,電子流出,電極本身被氧化。在書上鋅片邊上可寫上:“相對活潑的金屬”。再往下看:“電子流入的一極是正極h+在電極上被還原。”zn、cu原電池,正極是銅片,h+在正極上被還原,而一般原電池,正極是相對不活潑的金屬或非的石墨,電了通過導線流入正極,電解質溶液中的陽離子,在正及得到電子被還原。大家在書上銅邊上寫上:“相對不活潑金屬或非的石墨”;氫離子邊上寫:陽離子。
原電池從外電路來看,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從內電路來看,負極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被氧化,正極陽離子得電子被還原。內電路兩極上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外電路兩極電子定向流動,產生電流,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回家認真復習原電池。預習金屬的腐蝕和防護。完成書面作業160頁第一題和補充題:畫原電池的示意圖,標出正負極和電子流動方向,寫出電極方程式,并注意反應所屬類型。做實驗并進行思考,準備課堂討論:161頁第二題。今天中午和放學后開放實驗室,請大家自己選擇時間到實驗室做實驗。
[下課]
[ 附]板書
1.什么是原電池
2.權成原電池的條件
3.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評述:這是一堂原電池概念的理論課。教學要求明白,教學過程很有層次和節奏,貫徹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而且,本堂課體現了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精神,實驗是由學生獨立進行或觀察的,結論是由學生自己得到的。把教學中大多采用的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把觀察實驗過程和抽象思維過程結合起來,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