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懂得有哪些因素對化學平衡有影響。理解濃度、壓強、溫度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2)理解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從濃度、壓強、溫度對化學平衡影響總結出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培養和訓練抽象概括能力。
(2)通過有關化學實驗的觀察和分析,提高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實驗現象能力。
3.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是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教學過程]
見ppt文件。
[課堂補充練習]
1.氙和氟單質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達到如下平衡:
xe(氣)+2f2(氣) xef4(氣)+ 218kj
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應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
(a)升溫 (b)加壓 (c)減壓 (d)降溫
2.乙酸蒸氣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氣) (ch3cooh)2(氣)+q。
現欲測定乙酸的分子量,應采用的條件為( )。
(a)高溫 、低壓 (b)低溫、高壓 (c)低溫、低壓 (d)高溫、高壓
3.已知真空煉銣的原理如下:2rbcl+mg = mgcl2+2rb(氣)。
對于此反應的進行能給予正確解釋的是( )。
(a)銣的金屬活動性不如鎂強,鎂可置換出銣
(b)銣的沸點比鎂低,把銣蒸氣抽出時,平衡向右移
(c)銣的單質狀態較化合態更穩定
(d)mgcl2的熱穩定性不如rbcl強
4.在可逆反應:a2(氣)+b(氣) 2ab(氣)+q 。達到平衡時,下列曲線中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是( )
5.當下列反應達到平衡時保持溫度不變,向容器中通入ar,化學平衡一定不移動的是( )
(a)pcl5(氣) pcl3(氣)+cl2(氣) (b)n2(氣)+3h2(氣) 2nh3(氣)
(c)2hi(氣) h2(氣)+i2(氣) (d)c2h4(氣)+h2 (氣) c2h6(氣)
6.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來解釋的是( )。
(a)向氫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s2-離子濃度會降低
(b)溫度不變時,敞口置于空氣中的飽和硝酸鉀溶液會有硝酸鉀晶體析出
(c)合成氨工業中使用較高的反應溫度有利于提高氨的產量
(d)酯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的程度較為完全
7.在碳酸鈣懸濁液中存在著如下平衡:caco3(固) ca2++co32-。欲使懸濁液中固體的量減少,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碳酸鈉溶液 (b)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c)加碳酸氫鈣溶液 (d)加氯水
8.二氧化碳與赤熱的焦炭的反應是吸熱反應。在密閉容器中當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降低壓強,升高溫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