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高中物理教案 > 高一物理教案 >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通用9篇)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發布時間:2022-12-12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通用9篇)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樣的狀態是平衡狀態,使學生全面理解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條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對于不同類型的平衡問題,如何依據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平衡系統中取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即隔離體法處理;取二以上物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處理.建立方程時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邊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來處理.)

  教法建議

  1、本節例題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方法.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動力學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學時可先回顧動力學問題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到靜力學問題中去.

  2、本節例題代表了兩種典型的靜力學問題.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出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  

  一、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由此可見,平衡狀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靜態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

  注意:

  1、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例如,將物體豎直上拋,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其瞬時速度 ,但物體并不能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向下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此時的加速度 ,只有當物體能保持靜止狀態即其加速度也為零,物體才是處于靜平衡狀態.

  2、物理中的緩慢移動可認為物體的移動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認為其移動速度趨于零,因此,習題中出現“緩慢移動”都可理解為物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二、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或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三、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在條件是合力為零,即 .

  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體的平衡問題的程序是:確定平衡體,作出受力圖,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根據題意將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或結點作為研究對象,通常用隔離體法將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它所處的環境中隔離出來.但有時要將研究對象連同它的關聯物一起作為研究系統(整體法),反而運算方便,請注意研究下文將要給出的例題.

  第二步進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這一步是解題成敗之關鍵,務必細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斷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確,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條件法來處理)

  第三步建立坐標系或規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適的坐標系,要看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則是要使力與坐標軸的夾角簡單而明確,這樣可使方程明快.坐標設置不當,會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積、半角倍角公式等運算工具,使計算大為繁冗.一般選未知量的方向為坐標系的正方向為宜,建立坐標系后,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標軸上,并畫出其分力的準確圖示備用.

  第四步根據物體平衡的充要條件列出平衡方程組,運算求解.對結論進行評估.必要時對結論進行討論.

  探究活動

  重心與平衡

  活動內容:探討重心與平衡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的:

  1、了解考慮物體重心的意義,知道找物體重心的方法.

  2、了解物體的平衡狀態、平衡位置.知道不同平衡位置的穩定性不同,穩定性與重心的關系及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塑料尺、心形卡片、中空的管子(圓環)、煙盒、奶瓶、細竹竿、硬幣、梯形皮包、支架及茶杯、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投影片,在繩索上駕駛摩托車下掛載人“車廂”的投影片.

  活動過程 :

  科學講座,并進行討論與思考

  ①你能回答老師給你提出的問題嗎?

  ②你覺得重心和平衡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嗎?你能舉出實例嗎?物理學中的其它知識呢?

  1、分析確定重心的問題

  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也就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為什么要考慮物體的重心呢?當我們希望一個物體保持平衡時,就要用到重心的概念.例如,這里有一把尺子,為了把尺子支撐住,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它放在桌子上.這時,桌子向尺子的各個部分都施加了支撐力,但是尺子的重力也可以被看作只作用在重心上.我們可以把一個手指尖放在尺子重心的下面,這時,僅僅支在一個點上就能把尺子支撐起來.你可以用手指尖按照上述辦法使尺子保持平衡.下面,我們將用平衡點作為重心的別名.

  ①你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尋找尺子的平衡點.首先,把尺子放在互相隔開的兩個食指尖上.然后,慢慢地讓兩個手指向一起靠攏,方法是先移動一個手指,再移動另一個手指.最后,這兩個食指將在尺子的中點處靠在一塊.于是,平衡點就是尺子的中點.就是那些非均勻物體,也可以用這種滑動手指的方法找到它們的平衡點.你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試著找出鉛筆、鋼筆和高爾夫球棒的重心.你將會很容易地找到這些物體的平衡點.但是,在這些情況下手指每次應向前移動多少,可能估計得不很恰當.你可以先用一把掃帚試著估計一下,然后再進行實驗.

  ②尋找不規則形狀物的重心,還有一種方法可供使用.如尋找一個心形卡片重心的方法是用兩個手指輕輕地把心形卡片捏起來,卡片就會前后擺動起來,最終它將靜止下來.當卡片靜止后,通過手捏卡片的那個點在卡片上畫一條鉛垂線.用手指在另外一點(這點不應在剛才畫的那條鉛垂線上)把卡片捏起來,待卡片靜止后,再畫一條鉛垂線.這兩條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心形卡片的重心或平衡點.當你把手指支在這一點的下面,就可以把卡片平衡地支撐起來.

  ③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人的重心大約是在肚臍的后面、身體的中心處.假設讓一個人躺在蹺蹺板上,讓他的肚臍恰好在蹺蹺板支撐點的上方,這樣,人體通常能夠達到平衡,蹺蹺板的兩端都將不接觸地面.

  ④一段中空的管子,重心位于管的空心內,而不是在制作這管子的材料(管壁)上.這是與重心的定義相符合的.重心不一定要位于物體內.如果你試著使一段管子或圓環達到平衡,你可以用手指支撐它們的外側,這是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如果一段管子處于豎直狀態或圓環是處在水平狀態(即它們的圓形截面處在水平面內),又要用一個手指支撐它們,就必須用一塊硬紙板托在圓環(或管子)下面,再用手指支在紙板上即可.

  任何物體的形狀和物質結構的改變,都可以使它的重心發生移動.當我們把尺子從一端削掉一段之后,尺子余下部分的重心,就移動到新的位置了.與此相似,如果在尺子的一端粘上一團油灰,尺子也有一個新的平衡點.試問,平衡點是朝油灰移動,還是朝相反方向移動?

  2、探討物體平衡的問題

  對于一個物體來說,當共點力的合力為零時,我們就說該物體是處于平衡狀態.

  ①例如在地板上放著電冰箱、電冰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為零,我就說,電冰箱是處于平衡狀態.在地面上的任何靜止的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

  ②桌面上的某個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作變速運動,這物體便不是處于平衡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重力方向仍然是與支持力的方向相反,但是使物體作變速運動的外力卻是水平方向的.

  ③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各種物體可以有一個或更多個平衡位置.讓我們把一枚硬幣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兩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某個平面接觸桌面,這是一種平衡位置,把硬幣立起來,讓它的側面接觸桌面,這是另一種平衡位置.請注意,硬幣有兩個平面,我們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側面接觸桌面,使它達到平衡,這種平衡位置可以有無數種情況,但我們都把它們看成是一種平衡位置.我們再以煙盒為例,說明怎樣分析物體的平衡位置.把煙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三種平衡位置:一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底面(或者頂面)接觸桌面;第二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后面(或者前面)接觸桌面;第三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的一個端面(或者另一個端面)接觸桌面.你能舉出一個具有四種平衡位置的物體來嗎?

  ④假設某個物體處于非平衡位置,當人們把它放開以后,它將朝著平衡位置運動.讓我們手持一個煙盒,在桌子上方將煙盒松開,它將落在桌面上,并將迅速地靜立在煙盒的某個面上.當我們做這個實驗時,你怎樣放開煙盒是沒有關系的;不管你是在怎樣的狀態下放開煙盒,它總是要達到某個平衡位置.我們還可以手執一枚硬幣將它放下,硬幣落到桌面上以后,也會達到它的某一平衡狀態.

  ⑤并非所有的平衡位置都相同,各種平衡位置之間的差異,是它們的穩定性不同.

  3、講解穩定平衡問題

  ①迫使一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在引起一陣擺動以后,它最終將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這物體便處于穩定平衡狀態.

  桌上放著一個直立的奶瓶,當我們輕輕地推一下瓶的頸部,它便會前后擺動,但最終將回到原來的直立位置.

  ②與穩定平衡相對立的是不穩定平衡.如果使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它未能引起擺動,則該物體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隨之而來的,是這物體將發生運動,到達另一個平衡位置.例如,一枚硬幣,當它的平面接觸桌面時,要比它的周邊接觸桌面有較好的穩定性.當你極其輕微地碰一下硬幣時,它將前后擺動,但最后硬幣仍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當然,如果你用大一點的力碰它,它將會翻倒,變成硬幣平面接觸桌面.

  假設你現在使一根針或一根細竹竿直立,并可能使它達到平衡,這時,它是處在不穩平衡位置.當我們給它施加一個極微弱的力時,這根針或細竹竿將會倒下來,達到整個長度都接觸地面的新的平衡狀態.

  ③哪些因素決定了物體的穩定程度呢?一個因素是支持面的大小.當支持面大時,平衡的穩定性也增大.例如,一個長方體的桶,當它放倒時,比它直立時的穩定性要好.再舉一個例子,有一種冰淇淋盒是圓錐形的,當盒里沒有裝入冰淇淋時,我們將杯口朝下放在桌上,這時它的穩定性較好;但如果將它錐體的尖端朝下放置,冰淇淋盒的穩定性則很差.實際上,如果圓錐體的尖端朝下而且達到平衡,它是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這正像任何其它物體平衡于一個點或一個角上,也都屬于不穩平衡狀態.

  ④決定物體穩定性的另一個因素是重心相對于支持面(或支持點)的位置.一個物體,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則穩定性越好.我們可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普通梯形皮包,倒放時比正放時的重心位置要高.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重心各在哪里?

  近年來的賽車,為了降低所使用的賽車的重心高度,制造出了更加低矮的“低懸掛”型賽車.對于低懸掛型的賽車來說,由于以下的各種原因可能造成的翻車事故,是不大容易發生的:賽車在側向氣流作用下而翻車;在和其它車碰撞后而翻車;以及賽車本身由于某種原因而產生了橫滑所造成的翻車.換句話說,由于低懸掛型賽車在正常行駛狀態時重心極低,要把它弄翻,從正常的平衡狀態,翻到車的側面著地或車的頂面著地的另一個平衡狀態,是不太容易的.

  ⑤假設一個物體的重心是在物體支持面的底下,那么,這個物體的穩定性是很強的.把一個茶杯吊掛在鉤子上,如上圖所示.就是穩定平衡的一例.如果你把這茶杯推一下,也不管你是怎樣推法,那么最終這茶杯必然要恢復到原來的穩定平衡狀態上.

  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時候,重心總是在支持面上的,而支持面又很小,怎樣保持穩定性呢?它是通過調整姿態,使重心總是在支持面的正上方而保持平衡的.一般的走索演員在表演時要手持一根長長的平衡桿,主要通過調整平衡桿的位置來調整整體重心的位置,以保持平衡.有經驗的演員,則可以不要平衡桿,通過自己的身體姿態進行調整,而使身體的重心保持在鋼絲繩的正上方.

  活動小結

  本科學講座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展示了物體重心、平衡等問題,開闊了學生視野.只要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弄懂很多科學道理,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樣的狀態是平衡狀態,使學生全面理解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對于不同類型的平衡問題,如何依據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平衡系統中取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即隔離體法處理;取二以上物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處理.建立方程時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邊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來處理.)

  教法建議

  1、本節例題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方法.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動力學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學時可先回顧動力學問題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到靜力學問題中去.

  2、本節例題代表了兩種典型的靜力學問題.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出小結.

  --方案

  第一節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一、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由此可見,平衡狀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靜態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

  注意:

  1、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例如,將物體豎直上拋,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其瞬時速度 ,但物體并不能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向下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此時的加速度 ,只有當物體能保持靜止狀態即其加速度也為零,物體才是處于靜平衡狀態.

  2、物理中的緩慢移動可認為物體的移動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認為其移動速度趨于零,因此,習題中出現“緩慢移動”都可理解為物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二、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或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三、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即 .

  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體的平衡問題的程序是:確定平衡體,作出受力圖,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根據題意將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或結點作為研究對象,通常用隔離體法將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它所處的環境中隔離出來.但有時要將研究對象連同它的關聯物一起作為研究系統(整體法),反而運算方便,請注意研究下文將要給出的例題.

  第二步進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這一步是解題成敗之關鍵,務必細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斷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確,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條件法來處理)

  第三步建立坐標系或規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適的坐標系,要看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則是要使力與坐標軸的夾角簡單而明確,這樣可使方程明快.坐標設置不當,會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積、半角倍角公式等運算工具,使計算大為繁冗.一般選未知量的方向為坐標系的正方向為宜,建立坐標系后,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標軸上,并畫出其分力的準確圖示備用.

  第四步根據物體平衡的充要條件列出平衡方程組,運算求解.對結論進行評估.必要時對結論進行討論.

  此文章共有2頁  第 1 2 頁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樣的狀態是平衡狀態,使學生全面理解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條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對于不同類型的平衡問題,如何依據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平衡系統中取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即隔離體法處理;取二以上物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處理.建立方程時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邊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來處理.)

  教法建議

  1、本節例題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方法.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動力學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學時可先回顧動力學問題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到靜力學問題中去.

  2、本節例題代表了兩種典型的靜力學問題.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出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  

  一、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由此可見,平衡狀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靜態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

  注意:

  1、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例如,將物體豎直上拋,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其瞬時速度 ,但物體并不能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向下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此時的加速度 ,只有當物體能保持靜止狀態即其加速度也為零,物體才是處于靜平衡狀態.

  2、物理中的緩慢移動可認為物體的移動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認為其移動速度趨于零,因此,習題中出現“緩慢移動”都可理解為物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二、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或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三、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在條件是合力為零,即 .

  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體的平衡問題的程序是:確定平衡體,作出受力圖,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根據題意將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或結點作為研究對象,通常用隔離體法將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它所處的環境中隔離出來.但有時要將研究對象連同它的關聯物一起作為研究系統(整體法),反而運算方便,請注意研究下文將要給出的例題.

  第二步進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這一步是解題成敗之關鍵,務必細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斷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確,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條件法來處理)

  第三步建立坐標系或規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適的坐標系,要看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則是要使力與坐標軸的夾角簡單而明確,這樣可使方程明快.坐標設置不當,會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積、半角倍角公式等運算工具,使計算大為繁冗.一般選未知量的方向為坐標系的正方向為宜,建立坐標系后,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標軸上,并畫出其分力的準確圖示備用.

  第四步根據物體平衡的充要條件列出平衡方程組,運算求解.對結論進行評估.必要時對結論進行討論.

  探究活動

  重心與平衡

  活動內容:探討重心與平衡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的:

  1、了解考慮物體重心的意義,知道找物體重心的方法.

  2、了解物體的平衡狀態、平衡位置.知道不同平衡位置的穩定性不同,穩定性與重心的關系及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塑料尺、心形卡片、中空的管子(圓環)、煙盒、奶瓶、細竹竿、硬幣、梯形皮包、支架及茶杯、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投影片,在繩索上駕駛摩托車下掛載人“車廂”的投影片.

  活動過程 :

  科學講座,并進行討論與思考

  ①你能回答老師給你提出的問題嗎?

  ②你覺得重心和平衡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嗎?你能舉出實例嗎?物理學中的其它知識呢?

  1、分析確定重心的問題

  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也就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為什么要考慮物體的重心呢?當我們希望一個物體保持平衡時,就要用到重心的概念.例如,這里有一把尺子,為了把尺子支撐住,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它放在桌子上.這時,桌子向尺子的各個部分都施加了支撐力,但是尺子的重力也可以被看作只作用在重心上.我們可以把一個手指尖放在尺子重心的下面,這時,僅僅支在一個點上就能把尺子支撐起來.你可以用手指尖按照上述辦法使尺子保持平衡.下面,我們將用平衡點作為重心的別名.

  ①你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尋找尺子的平衡點.首先,把尺子放在互相隔開的兩個食指尖上.然后,慢慢地讓兩個手指向一起靠攏,方法是先移動一個手指,再移動另一個手指.最后,這兩個食指將在尺子的中點處靠在一塊.于是,平衡點就是尺子的中點.就是那些非均勻物體,也可以用這種滑動手指的方法找到它們的平衡點.你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試著找出鉛筆、鋼筆和高爾夫球棒的重心.你將會很容易地找到這些物體的平衡點.但是,在這些情況下手指每次應向前移動多少,可能估計得不很恰當.你可以先用一把掃帚試著估計一下,然后再進行實驗.

  ②尋找不規則形狀物的重心,還有一種方法可供使用.如尋找一個心形卡片重心的方法是用兩個手指輕輕地把心形卡片捏起來,卡片就會前后擺動起來,最終它將靜止下來.當卡片靜止后,通過手捏卡片的那個點在卡片上畫一條鉛垂線.用手指在另外一點(這點不應在剛才畫的那條鉛垂線上)把卡片捏起來,待卡片靜止后,再畫一條鉛垂線.這兩條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心形卡片的重心或平衡點.當你把手指支在這一點的下面,就可以把卡片平衡地支撐起來.

  ③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人的重心大約是在肚臍的后面、身體的中心處.假設讓一個人躺在蹺蹺板上,讓他的肚臍恰好在蹺蹺板支撐點的上方,這樣,人體通常能夠達到平衡,蹺蹺板的兩端都將不接觸地面.

  ④一段中空的管子,重心位于管的空心內,而不是在制作這管子的材料(管壁)上.這是與重心的定義相符合的.重心不一定要位于物體內.如果你試著使一段管子或圓環達到平衡,你可以用手指支撐它們的外側,這是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如果一段管子處于豎直狀態或圓環是處在水平狀態(即它們的圓形截面處在水平面內),又要用一個手指支撐它們,就必須用一塊硬紙板托在圓環(或管子)下面,再用手指支在紙板上即可.

  任何物體的形狀和物質結構的改變,都可以使它的重心發生移動.當我們把尺子從一端削掉一段之后,尺子余下部分的重心,就移動到新的位置了.與此相似,如果在尺子的一端粘上一團油灰,尺子也有一個新的平衡點.試問,平衡點是朝油灰移動,還是朝相反方向移動?

  2、探討物體平衡的問題

  對于一個物體來說,當共點力的合力為零時,我們就說該物體是處于平衡狀態.

  ①例如在地板上放著電冰箱、電冰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為零,我就說,電冰箱是處于平衡狀態.在地面上的任何靜止的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

  ②桌面上的某個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作變速運動,這物體便不是處于平衡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重力方向仍然是與支持力的方向相反,但是使物體作變速運動的外力卻是水平方向的.

  ③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各種物體可以有一個或更多個平衡位置.讓我們把一枚硬幣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兩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某個平面接觸桌面,這是一種平衡位置,把硬幣立起來,讓它的側面接觸桌面,這是另一種平衡位置.請注意,硬幣有兩個平面,我們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側面接觸桌面,使它達到平衡,這種平衡位置可以有無數種情況,但我們都把它們看成是一種平衡位置.我們再以煙盒為例,說明怎樣分析物體的平衡位置.把煙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三種平衡位置:一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底面(或者頂面)接觸桌面;第二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后面(或者前面)接觸桌面;第三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的一個端面(或者另一個端面)接觸桌面.你能舉出一個具有四種平衡位置的物體來嗎?

  ④假設某個物體處于非平衡位置,當人們把它放開以后,它將朝著平衡位置運動.讓我們手持一個煙盒,在桌子上方將煙盒松開,它將落在桌面上,并將迅速地靜立在煙盒的某個面上.當我們做這個實驗時,你怎樣放開煙盒是沒有關系的;不管你是在怎樣的狀態下放開煙盒,它總是要達到某個平衡位置.我們還可以手執一枚硬幣將它放下,硬幣落到桌面上以后,也會達到它的某一平衡狀態.

  ⑤并非所有的平衡位置都相同,各種平衡位置之間的差異,是它們的穩定性不同.

  3、講解穩定平衡問題

  ①迫使一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在引起一陣擺動以后,它最終將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這物體便處于穩定平衡狀態.

  桌上放著一個直立的奶瓶,當我們輕輕地推一下瓶的頸部,它便會前后擺動,但最終將回到原來的直立位置.

  ②與穩定平衡相對立的是不穩定平衡.如果使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它未能引起擺動,則該物體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隨之而來的,是這物體將發生運動,到達另一個平衡位置.例如,一枚硬幣,當它的平面接觸桌面時,要比它的周邊接觸桌面有較好的穩定性.當你極其輕微地碰一下硬幣時,它將前后擺動,但最后硬幣仍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當然,如果你用大一點的力碰它,它將會翻倒,變成硬幣平面接觸桌面.

  假設你現在使一根針或一根細竹竿直立,并可能使它達到平衡,這時,它是處在不穩平衡位置.當我們給它施加一個極微弱的力時,這根針或細竹竿將會倒下來,達到整個長度都接觸地面的新的平衡狀態.

  ③哪些因素決定了物體的穩定程度呢?一個因素是支持面的大小.當支持面大時,平衡的穩定性也增大.例如,一個長方體的桶,當它放倒時,比它直立時的穩定性要好.再舉一個例子,有一種冰淇淋盒是圓錐形的,當盒里沒有裝入冰淇淋時,我們將杯口朝下放在桌上,這時它的穩定性較好;但如果將它錐體的尖端朝下放置,冰淇淋盒的穩定性則很差.實際上,如果圓錐體的尖端朝下而且達到平衡,它是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這正像任何其它物體平衡于一個點或一個角上,也都屬于不穩平衡狀態.

  ④決定物體穩定性的另一個因素是重心相對于支持面(或支持點)的位置.一個物體,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則穩定性越好.我們可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普通梯形皮包,倒放時比正放時的重心位置要高.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重心各在哪里?

  近年來的賽車,為了降低所使用的賽車的重心高度,制造出了更加低矮的“低懸掛”型賽車.對于低懸掛型的賽車來說,由于以下的各種原因可能造成的翻車事故,是不大容易發生的:賽車在側向氣流作用下而翻車;在和其它車碰撞后而翻車;以及賽車本身由于某種原因而產生了橫滑所造成的翻車.換句話說,由于低懸掛型賽車在正常行駛狀態時重心極低,要把它弄翻,從正常的平衡狀態,翻到車的側面著地或車的頂面著地的另一個平衡狀態,是不太容易的.

  ⑤假設一個物體的重心是在物體支持面的底下,那么,這個物體的穩定性是很強的.把一個茶杯吊掛在鉤子上,如上圖所示.就是穩定平衡的一例.如果你把這茶杯推一下,也不管你是怎樣推法,那么最終這茶杯必然要恢復到原來的穩定平衡狀態上.

  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時候,重心總是在支持面上的,而支持面又很小,怎樣保持穩定性呢?它是通過調整姿態,使重心總是在支持面的正上方而保持平衡的.一般的走索演員在表演時要手持一根長長的平衡桿,主要通過調整平衡桿的位置來調整整體重心的位置,以保持平衡.有經驗的演員,則可以不要平衡桿,通過自己的身體姿態進行調整,而使身體的重心保持在鋼絲繩的正上方.

  活動小結

  本科學講座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展示了物體重心、平衡等問題,開闊了學生視野.只要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弄懂很多科學道理,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樣的狀態是平衡狀態,使學生全面理解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條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對于不同類型的平衡問題,如何依據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平衡系統中取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即隔離體法處理;取二以上物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處理.建立方程時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邊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來處理.)

  教法建議

  1、本節例題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方法.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動力學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學時可先回顧動力學問題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到靜力學問題中去.

  2、本節例題代表了兩種典型的靜力學問題.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出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  

  一、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由此可見,平衡狀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靜態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

  注意:

  1、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例如,將物體豎直上拋,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其瞬時速度 ,但物體并不能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向下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此時的加速度 ,只有當物體能保持靜止狀態即其加速度也為零,物體才是處于靜平衡狀態.

  2、物理中的緩慢移動可認為物體的移動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認為其移動速度趨于零,因此,習題中出現“緩慢移動”都可理解為物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二、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或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三、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在條件是合力為零,即 .

  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體的平衡問題的程序是:確定平衡體,作出受力圖,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根據題意將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或結點作為研究對象,通常用隔離體法將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它所處的環境中隔離出來.但有時要將研究對象連同它的關聯物一起作為研究系統(整體法),反而運算方便,請注意研究下文將要給出的例題.

  第二步進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這一步是解題成敗之關鍵,務必細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斷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確,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條件法來處理)

  第三步建立坐標系或規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適的坐標系,要看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則是要使力與坐標軸的夾角簡單而明確,這樣可使方程明快.坐標設置不當,會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積、半角倍角公式等運算工具,使計算大為繁冗.一般選未知量的方向為坐標系的正方向為宜,建立坐標系后,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標軸上,并畫出其分力的準確圖示備用.

  第四步根據物體平衡的充要條件列出平衡方程組,運算求解.對結論進行評估.必要時對結論進行討論.

  探究活動

  重心與平衡

  活動內容:探討重心與平衡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的:

  1、了解考慮物體重心的意義,知道找物體重心的方法.

  2、了解物體的平衡狀態、平衡位置.知道不同平衡位置的穩定性不同,穩定性與重心的關系及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塑料尺、心形卡片、中空的管子(圓環)、煙盒、奶瓶、細竹竿、硬幣、梯形皮包、支架及茶杯、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投影片,在繩索上駕駛摩托車下掛載人“車廂”的投影片.

  活動過程 :

  科學講座,并進行討論與思考

  ①你能回答老師給你提出的問題嗎?

  ②你覺得重心和平衡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嗎?你能舉出實例嗎?物理學中的其它知識呢?

  1、分析確定重心的問題

  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也就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為什么要考慮物體的重心呢?當我們希望一個物體保持平衡時,就要用到重心的概念.例如,這里有一把尺子,為了把尺子支撐住,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它放在桌子上.這時,桌子向尺子的各個部分都施加了支撐力,但是尺子的重力也可以被看作只作用在重心上.我們可以把一個手指尖放在尺子重心的下面,這時,僅僅支在一個點上就能把尺子支撐起來.你可以用手指尖按照上述辦法使尺子保持平衡.下面,我們將用平衡點作為重心的別名.

  ①你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尋找尺子的平衡點.首先,把尺子放在互相隔開的兩個食指尖上.然后,慢慢地讓兩個手指向一起靠攏,方法是先移動一個手指,再移動另一個手指.最后,這兩個食指將在尺子的中點處靠在一塊.于是,平衡點就是尺子的中點.就是那些非均勻物體,也可以用這種滑動手指的方法找到它們的平衡點.你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試著找出鉛筆、鋼筆和高爾夫球棒的重心.你將會很容易地找到這些物體的平衡點.但是,在這些情況下手指每次應向前移動多少,可能估計得不很恰當.你可以先用一把掃帚試著估計一下,然后再進行實驗.

  ②尋找不規則形狀物的重心,還有一種方法可供使用.如尋找一個心形卡片重心的方法是用兩個手指輕輕地把心形卡片捏起來,卡片就會前后擺動起來,最終它將靜止下來.當卡片靜止后,通過手捏卡片的那個點在卡片上畫一條鉛垂線.用手指在另外一點(這點不應在剛才畫的那條鉛垂線上)把卡片捏起來,待卡片靜止后,再畫一條鉛垂線.這兩條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心形卡片的重心或平衡點.當你把手指支在這一點的下面,就可以把卡片平衡地支撐起來.

  ③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人的重心大約是在肚臍的后面、身體的中心處.假設讓一個人躺在蹺蹺板上,讓他的肚臍恰好在蹺蹺板支撐點的上方,這樣,人體通常能夠達到平衡,蹺蹺板的兩端都將不接觸地面.

  ④一段中空的管子,重心位于管的空心內,而不是在制作這管子的材料(管壁)上.這是與重心的定義相符合的.重心不一定要位于物體內.如果你試著使一段管子或圓環達到平衡,你可以用手指支撐它們的外側,這是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如果一段管子處于豎直狀態或圓環是處在水平狀態(即它們的圓形截面處在水平面內),又要用一個手指支撐它們,就必須用一塊硬紙板托在圓環(或管子)下面,再用手指支在紙板上即可.

  任何物體的形狀和物質結構的改變,都可以使它的重心發生移動.當我們把尺子從一端削掉一段之后,尺子余下部分的重心,就移動到新的位置了.與此相似,如果在尺子的一端粘上一團油灰,尺子也有一個新的平衡點.試問,平衡點是朝油灰移動,還是朝相反方向移動

  2、探討物體平衡的問題

  對于一個物體來說,當共點力的合力為零時,我們就說該物體是處于平衡狀態.

  ①例如在地板上放著電冰箱、電冰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為零,我就說,電冰箱是處于平衡狀態.在地面上的任何靜止的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

  ②桌面上的某個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作變速運動,這物體便不是處于平衡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重力方向仍然是與支持力的方向相反,但是使物體作變速運動的外力卻是水平方向的.

  ③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各種物體可以有一個或更多個平衡位置.讓我們把一枚硬幣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兩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某個平面接觸桌面,這是一種平衡位置,把硬幣立起來,讓它的側面接觸桌面,這是另一種平衡位置.請注意,硬幣有兩個平面,我們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側面接觸桌面,使它達到平衡,這種平衡位置可以有無數種情況,但我們都把它們看成是一種平衡位置.我們再以煙盒為例,說明怎樣分析物體的平衡位置.把煙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三種平衡位置:一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底面(或者頂面)接觸桌面;第二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后面(或者前面)接觸桌面;第三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的一個端面(或者另一個端面)接觸桌面.你能舉出一個具有四種平衡位置的物體來嗎?

  ④假設某個物體處于非平衡位置,當人們把它放開以后,它將朝著平衡位置運動.讓我們手持一個煙盒,在桌子上方將煙盒松開,它將落在桌面上,并將迅速地靜立在煙盒的某個面上.當我們做這個實驗時,你怎樣放開煙盒是沒有關系的;不管你是在怎樣的狀態下放開煙盒,它總是要達到某個平衡位置.我們還可以手執一枚硬幣將它放下,硬幣落到桌面上以后,也會達到它的某一平衡狀態.

  ⑤并非所有的平衡位置都相同,各種平衡位置之間的差異,是它們的穩定性不同.

  3、講解穩定平衡問題

  ①迫使一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在引起一陣擺動以后,它最終將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這物體便處于穩定平衡狀態.

  桌上放著一個直立的奶瓶,當我們輕輕地推一下瓶的頸部,它便會前后擺動,但最終將回到原來的直立位置.

  ②與穩定平衡相對立的是不穩定平衡.如果使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它未能引起擺動,則該物體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隨之而來的,是這物體將發生運動,到達另一個平衡位置.例如,一枚硬幣,當它的平面接觸桌面時,要比它的周邊接觸桌面有較好的穩定性.當你極其輕微地碰一下硬幣時,它將前后擺動,但最后硬幣仍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當然,如果你用大一點的力碰它,它將會翻倒,變成硬幣平面接觸桌面.

  假設你現在使一根針或一根細竹竿直立,并可能使它達到平衡,這時,它是處在不穩平衡位置.當我們給它施加一個極微弱的力時,這根針或細竹竿將會倒下來,達到整個長度都接觸地面的新的平衡狀態.

  ③哪些因素決定了物體的穩定程度呢?一個因素是支持面的大小.當支持面大時,平衡的穩定性也增大.例如,一個長方體的桶,當它放倒時,比它直立時的穩定性要好.再舉一個例子,有一種冰淇淋盒是圓錐形的,當盒里沒有裝入冰淇淋時,我們將杯口朝下放在桌上,這時它的穩定性較好;但如果將它錐體的尖端朝下放置,冰淇淋盒的穩定性則很差.實際上,如果圓錐體的尖端朝下而且達到平衡,它是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這正像任何其它物體平衡于一個點或一個角上,也都屬于不穩平衡狀態.

  ④決定物體穩定性的另一個因素是重心相對于支持面(或支持點)的位置.一個物體,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則穩定性越好.我們可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普通梯形皮包,倒放時比正放時的重心位置要高.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重心各在哪里?

  近年來的賽車,為了降低所使用的賽車的重心高度,制造出了更加低矮的“低懸掛”型賽車.對于低懸掛型的賽車來說,由于以下的各種原因可能造成的翻車事故,是不大容易發生的:賽車在側向氣流作用下而翻車;在和其它車碰撞后而翻車;以及賽車本身由于某種原因而產生了橫滑所造成的翻車.換句話說,由于低懸掛型賽車在正常行駛狀態時重心極低,要把它弄翻,從正常的平衡狀態,翻到車的側面著地或車的頂面著地的另一個平衡狀態,是不太容易的.

  ⑤假設一個物體的重心是在物體支持面的底下,那么,這個物體的穩定性是很強的.把一個茶杯吊掛在鉤子上,如上圖所示.就是穩定平衡的一例.如果你把這茶杯推一下,也不管你是怎樣推法,那么最終這茶杯必然要恢復到原來的穩定平衡狀態上.

  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時候,重心總是在支持面上的,而支持面又很小,怎樣保持穩定性呢?它是通過調整姿態,使重心總是在支持面的正上方而保持平衡的.一般的走索演員在表演時要手持一根長長的平衡桿,主要通過調整平衡桿的位置來調整整體重心的位置,以保持平衡.有經驗的演員,則可以不要平衡桿,通過自己的身體姿態進行調整,而使身體的重心保持在鋼絲繩的正上方.

  活動小結

  本科學講座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展示了物體重心、平衡等問題,開闊了學生視野.只要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弄懂很多科學道理,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三個共點力平衡的演示實驗,推出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目標通過共點力平衡條件的得出過程,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教學重點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2: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教學難點: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教學方法:    實驗法、歸納法、講練法    教學用具:    演示物體一個,彈簧秤三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生活中的物體有的處于平衡狀態,有的處于非平衡狀態;其中物體的平衡狀態比較常見,而且很有實際意義。那么:什么是物體的平衡狀態,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處于平衡狀態呢?本章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問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了解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概念;    2:理解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二)學習目標完成過程: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1)復習什么是共點力:    幾個力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2)介紹物體在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a:一個物體在共點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b:請學生舉例:哪些物體屬于在共點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    c:同學們剛才舉的例子中,有的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處于平衡,有的物體在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那么,在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處于平衡狀態呢?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1)理論推導: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    即f合=0    (2)平衡條件的實驗驗證:    a:請三位同學把三個彈簧秤的掛鉤掛到同一個物體,分別向三個方向彈簧秤,記下彈簧秤的示數和方向。    注意:用力不能太大,以免超出彈性限度。    b:請同志們按各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圖示,根據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求出三個力的合力。    c:請幾位同學說明作圖得到的結果:這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在誤差范圍內);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三、鞏固訓練:    (1)一個物體在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那么這個物體一定保持        。    (2)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       ,此時物體的加速度等于       。    (3)下列關于質點處于平衡狀態的論述,正確的是     。    a:質點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質點一定沒有加速度;    c:質點一定沒有速度;    d:質點一定保持靜止。    (4)要使物體保持平衡狀態,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就叫做        。    四、小結    1: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共點力的平衡條件是f合=0;    2:平衡狀態的二個特征是:    ①a=0;    ②速度v恒定;    3、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在正交分解時常采用:①fx合=0;   ②fy合=0    五、作業    一個物體受到五個共點力f1、f2、f3、f4、f5的作用,處于平平衡。    1:如果將f3撤去,而其他力保持不變,則f1、f2、f4、f5的合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2:如果將f2、f5兩個力撤去,而其余力保持不變,則f1、f3、f4的合力在什么范圍內?    六、板書設計: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樣的狀態是平衡狀態,使學生全面理解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條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對于不同類型的平衡問題,如何依據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平衡系統中取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即隔離體法處理;取二以上物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處理.建立方程時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邊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來處理.)

  教法建議

  1、本節例題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方法.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動力學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學時可先回顧動力學問題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到靜力學問題中去.

  2、本節例題代表了兩種典型的靜力學問題.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出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  

  一、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由此可見,平衡狀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靜態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

  注意:

  1、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例如,將物體豎直上拋,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其瞬時速度 ,但物體并不能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向下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此時的加速度 ,只有當物體能保持靜止狀態即其加速度也為零,物體才是處于靜平衡狀態.

  2、物理中的緩慢移動可認為物體的移動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認為其移動速度趨于零,因此,習題中出現“緩慢移動”都可理解為物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二、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或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三、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在條件是合力為零,即 .

  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體的平衡問題的程序是:確定平衡體,作出受力圖,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根據題意將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或結點作為研究對象,通常用隔離體法將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它所處的環境中隔離出來.但有時要將研究對象連同它的關聯物一起作為研究系統(整體法),反而運算方便,請注意研究下文將要給出的例題.

  第二步進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這一步是解題成敗之關鍵,務必細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斷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確,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條件法來處理)

  第三步建立坐標系或規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適的坐標系,要看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則是要使力與坐標軸的夾角簡單而明確,這樣可使方程明快.坐標設置不當,會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積、半角倍角公式等運算工具,使計算大為繁冗.一般選未知量的方向為坐標系的正方向為宜,建立坐標系后,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標軸上,并畫出其分力的準確圖示備用.

  第四步根據物體平衡的充要條件列出平衡方程組,運算求解.對結論進行評估.必要時對結論進行討論.

  第 1 2 頁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樣的狀態是平衡狀態,使學生全面理解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條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對于不同類型的平衡問題,如何依據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平衡系統中取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即隔離體法處理;取二以上物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處理.建立方程時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邊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來處理.)

  教法建議

  1、本節例題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方法.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動力學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學時可先回顧動力學問題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到靜力學問題中去.

  2、本節例題代表了兩種典型的靜力學問題.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出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  

  一、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由此可見,平衡狀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靜態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

  注意:

  1、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例如,將物體豎直上拋,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其瞬時速度 ,但物體并不能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向下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此時的加速度 ,只有當物體能保持靜止狀態即其加速度也為零,物體才是處于靜平衡狀態.

  2、物理中的緩慢移動可認為物體的移動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認為其移動速度趨于零,因此,習題中出現“緩慢移動”都可理解為物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二、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或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三、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在條件是合力為零,即 .

  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體的平衡問題的程序是:確定平衡體,作出受力圖,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根據題意將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或結點作為研究對象,通常用隔離體法將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它所處的環境中隔離出來.但有時要將研究對象連同它的關聯物一起作為研究系統(整體法),反而運算方便,請注意研究下文將要給出的例題.

  第二步進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這一步是解題成敗之關鍵,務必細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斷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確,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條件法來處理)

  第三步建立坐標系或規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適的坐標系,要看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則是要使力與坐標軸的夾角簡單而明確,這樣可使方程明快.坐標設置不當,會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積、半角倍角公式等運算工具,使計算大為繁冗.一般選未知量的方向為坐標系的正方向為宜,建立坐標系后,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標軸上,并畫出其分力的準確圖示備用.

  第四步根據物體平衡的充要條件列出平衡方程組,運算求解.對結論進行評估.必要時對結論進行討論.

  探究活動

  重心與平衡

  活動內容:探討重心與平衡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的:

  1、了解考慮物體重心的意義,知道找物體重心的方法.

  2、了解物體的平衡狀態、平衡位置.知道不同平衡位置的穩定性不同,穩定性與重心的關系及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塑料尺、心形卡片、中空的管子(圓環)、煙盒、奶瓶、細竹竿、硬幣、梯形皮包、支架及茶杯、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投影片,在繩索上駕駛摩托車下掛載人“車廂”的投影片.

  活動過程 :

  科學講座,并進行討論與思考

  ①你能回答老師給你提出的問題嗎?

  ②你覺得重心和平衡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嗎?你能舉出實例嗎?物理學中的其它知識呢?

  1、分析確定重心的問題

  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也就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為什么要考慮物體的重心呢?當我們希望一個物體保持平衡時,就要用到重心的概念.例如,這里有一把尺子,為了把尺子支撐住,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它放在桌子上.這時,桌子向尺子的各個部分都施加了支撐力,但是尺子的重力也可以被看作只作用在重心上.我們可以把一個手指尖放在尺子重心的下面,這時,僅僅支在一個點上就能把尺子支撐起來.你可以用手指尖按照上述辦法使尺子保持平衡.下面,我們將用平衡點作為重心的別名.

  ①你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尋找尺子的平衡點.首先,把尺子放在互相隔開的兩個食指尖上.然后,慢慢地讓兩個手指向一起靠攏,方法是先移動一個手指,再移動另一個手指.最后,這兩個食指將在尺子的中點處靠在一塊.于是,平衡點就是尺子的中點.就是那些非均勻物體,也可以用這種滑動手指的方法找到它們的平衡點.你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試著找出鉛筆、鋼筆和高爾夫球棒的重心.你將會很容易地找到這些物體的平衡點.但是,在這些情況下手指每次應向前移動多少,可能估計得不很恰當.你可以先用一把掃帚試著估計一下,然后再進行實驗.

  ②尋找不規則形狀物的重心,還有一種方法可供使用.如尋找一個心形卡片重心的方法是用兩個手指輕輕地把心形卡片捏起來,卡片就會前后擺動起來,最終它將靜止下來.當卡片靜止后,通過手捏卡片的那個點在卡片上畫一條鉛垂線.用手指在另外一點(這點不應在剛才畫的那條鉛垂線上)把卡片捏起來,待卡片靜止后,再畫一條鉛垂線.這兩條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心形卡片的重心或平衡點.當你把手指支在這一點的下面,就可以把卡片平衡地支撐起來.

  ③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人的重心大約是在肚臍的后面、身體的中心處.假設讓一個人躺在蹺蹺板上,讓他的肚臍恰好在蹺蹺板支撐點的上方,這樣,人體通常能夠達到平衡,蹺蹺板的兩端都將不接觸地面.

  ④一段中空的管子,重心位于管的空心內,而不是在制作這管子的材料(管壁)上.這是與重心的定義相符合的.重心不一定要位于物體內.如果你試著使一段管子或圓環達到平衡,你可以用手指支撐它們的外側,這是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如果一段管子處于豎直狀態或圓環是處在水平狀態(即它們的圓形截面處在水平面內),又要用一個手指支撐它們,就必須用一塊硬紙板托在圓環(或管子)下面,再用手指支在紙板上即可.

  任何物體的形狀和物質結構的改變,都可以使它的重心發生移動.當我們把尺子從一端削掉一段之后,尺子余下部分的重心,就移動到新的位置了.與此相似,如果在尺子的一端粘上一團油灰,尺子也有一個新的平衡點.試問,平衡點是朝油灰移動,還是朝相反方向移動?

  2、探討物體平衡的問題

  對于一個物體來說,當共點力的合力為零時,我們就說該物體是處于平衡狀態.

  ①例如在地板上放著電冰箱、電冰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為零,我就說,電冰箱是處于平衡狀態.在地面上的任何靜止的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

  ②桌面上的某個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作變速運動,這物體便不是處于平衡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重力方向仍然是與支持力的方向相反,但是使物體作變速運動的外力卻是水平方向的.

  ③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各種物體可以有一個或更多個平衡位置.讓我們把一枚硬幣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兩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某個平面接觸桌面,這是一種平衡位置,把硬幣立起來,讓它的側面接觸桌面,這是另一種平衡位置.請注意,硬幣有兩個平面,我們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側面接觸桌面,使它達到平衡,這種平衡位置可以有無數種情況,但我們都把它們看成是一種平衡位置.我們再以煙盒為例,說明怎樣分析物體的平衡位置.把煙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三種平衡位置:一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底面(或者頂面)接觸桌面;第二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后面(或者前面)接觸桌面;第三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的一個端面(或者另一個端面)接觸桌面.你能舉出一個具有四種平衡位置的物體來嗎?

  ④假設某個物體處于非平衡位置,當人們把它放開以后,它將朝著平衡位置運動.讓我們手持一個煙盒,在桌子上方將煙盒松開,它將落在桌面上,并將迅速地靜立在煙盒的某個面上.當我們做這個實驗時,你怎樣放開煙盒是沒有關系的;不管你是在怎樣的狀態下放開煙盒,它總是要達到某個平衡位置.我們還可以手執一枚硬幣將它放下,硬幣落到桌面上以后,也會達到它的某一平衡狀態.

  ⑤并非所有的平衡位置都相同,各種平衡位置之間的差異,是它們的穩定性不同.

  3、講解穩定平衡問題

  ①迫使一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在引起一陣擺動以后,它最終將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這物體便處于穩定平衡狀態.

  桌上放著一個直立的奶瓶,當我們輕輕地推一下瓶的頸部,它便會前后擺動,但最終將回到原來的直立位置.

  ②與穩定平衡相對立的是不穩定平衡.如果使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它未能引起擺動,則該物體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隨之而來的,是這物體將發生運動,到達另一個平衡位置.例如,一枚硬幣,當它的平面接觸桌面時,要比它的周邊接觸桌面有較好的穩定性.當你極其輕微地碰一下硬幣時,它將前后擺動,但最后硬幣仍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當然,如果你用大一點的力碰它,它將會翻倒,變成硬幣平面接觸桌面.

  假設你現在使一根針或一根細竹竿直立,并可能使它達到平衡,這時,它是處在不穩平衡位置.當我們給它施加一個極微弱的力時,這根針或細竹竿將會倒下來,達到整個長度都接觸地面的新的平衡狀態.

  ③哪些因素決定了物體的穩定程度呢?一個因素是支持面的大小.當支持面大時,平衡的穩定性也增大.例如,一個長方體的桶,當它放倒時,比它直立時的穩定性要好.再舉一個例子,有一種冰淇淋盒是圓錐形的,當盒里沒有裝入冰淇淋時,我們將杯口朝下放在桌上,這時它的穩定性較好;但如果將它錐體的尖端朝下放置,冰淇淋盒的穩定性則很差.實際上,如果圓錐體的尖端朝下而且達到平衡,它是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這正像任何其它物體平衡于一個點或一個角上,也都屬于不穩平衡狀態.

  ④決定物體穩定性的另一個因素是重心相對于支持面(或支持點)的位置.一個物體,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則穩定性越好.我們可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普通梯形皮包,倒放時比正放時的重心位置要高.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重心各在哪里?

  近年來的賽車,為了降低所使用的賽車的重心高度,制造出了更加低矮的“低懸掛”型賽車.對于低懸掛型的賽車來說,由于以下的各種原因可能造成的翻車事故,是不大容易發生的:賽車在側向氣流作用下而翻車;在和其它車碰撞后而翻車;以及賽車本身由于某種原因而產生了橫滑所造成的翻車.換句話說,由于低懸掛型賽車在正常行駛狀態時重心極低,要把它弄翻,從正常的平衡狀態,翻到車的側面著地或車的頂面著地的另一個平衡狀態,是不太容易的.

  ⑤假設一個物體的重心是在物體支持面的底下,那么,這個物體的穩定性是很強的.把一個茶杯吊掛在鉤子上,如上圖所示.就是穩定平衡的一例.如果你把這茶杯推一下,也不管你是怎樣推法,那么最終這茶杯必然要恢復到原來的穩定平衡狀態上.

  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時候,重心總是在支持面上的,而支持面又很小,怎樣保持穩定性呢?它是通過調整姿態,使重心總是在支持面的正上方而保持平衡的.一般的走索演員在表演時要手持一根長長的平衡桿,主要通過調整平衡桿的位置來調整整體重心的位置,以保持平衡.有經驗的演員,則可以不要平衡桿,通過自己的身體姿態進行調整,而使身體的重心保持在鋼絲繩的正上方.

  活動小結

  本科學講座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展示了物體重心、平衡等問題,開闊了學生視野.只要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弄懂很多科學道理,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通過實際(生產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怎樣的狀態是平衡狀態,使學生全面理解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對于不同類型的平衡問題,如何依據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平衡系統中取一個物體為研究對象,即隔離體法處理;取二以上物體為研究對象,即整體法處理.建立方程時可利用矢量三角形法或多邊形法的合成和正交分解法來處理.)

  教法建議

  1、本節例題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方法.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動力學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學時可先回顧動力學問題的分析方法,然后引導學生遷移到靜力學問題中去.

  2、本節例題代表了兩種典型的靜力學問題.建議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出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一、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由此可見,平衡狀態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靜態平衡狀態,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此時,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加速度 .

  注意:

  1、物體的瞬時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例如,將物體豎直上拋,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其瞬時速度 ,但物體并不能保持靜止狀態,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將向下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此時的加速度 ,只有當物體能保持靜止狀態即其加速度也為零,物體才是處于靜平衡狀態.

  2、物理中的緩慢移動可認為物體的移動速度很小,即要多小有多小,故可認為其移動速度趨于零,因此,習題中出現“緩慢移動”都可理解為物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

  二、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的作用點相同,或作用線(或反向延長線)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三、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因此,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即 .

  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解物體的平衡問題的程序是:確定平衡體,作出受力圖,正交分解好,定向列方程.

  第一步確定研究對象,根據題意將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或結點作為研究對象,通常用隔離體法將確定的研究對象從它所處的環境中隔離出來.但有時要將研究對象連同它的關聯物一起作為研究系統(整體法),反而運算方便,請注意研究下文將要給出的例題.

  第二步進行受力分析,作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圖.這一步是解題成敗之關鍵,務必細致周到,不多不漏.(判斷分析的力是不是正確,可用假定拆除法和條件法來處理)

  第三步建立坐標系或規定正方向.如何建立合適的坐標系,要看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而定.原則是要使力與坐標軸的夾角簡單而明確,這樣可使方程明快.坐標設置不當,會引起需要使用三角中的和差化積、半角倍角公式等運算工具,使計算大為繁冗.一般選未知量的方向為坐標系的正方向為宜,建立坐標系后,把不在坐標軸上的力用正交分解法分解到坐標軸上,并畫出其分力的準確圖示備用.

  第四步根據物體平衡的充要條件列出平衡方程組,運算求解.對結論進行評估.必要時對結論進行討論.

  探究活動

  重心與平衡

  活動內容:探討重心與平衡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目的:

  1、了解考慮物體重心的意義,知道找物體重心的方法.

  2、了解物體的平衡狀態、平衡位置.知道不同平衡位置的穩定性不同,穩定性與重心的關系及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3、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培養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塑料尺、心形卡片、中空的管子(圓環)、煙盒、奶瓶、細竹竿、硬幣、梯形皮包、支架及茶杯、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投影片,在繩索上駕駛摩托車下掛載人“車廂”的投影片.

  活動過程 :

  科學講座,并進行討論與思考

  ①你能回答老師給你提出的問題嗎?

  ②你覺得重心和平衡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嗎?你能舉出實例嗎?物理學中的其它知識呢?

  1、分析確定重心的問題

  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也就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

  為什么要考慮物體的重心呢?當我們希望一個物體保持平衡時,就要用到重心的概念.例如,這里有一把尺子,為了把尺子支撐住,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它放在桌子上.這時,桌子向尺子的各個部分都施加了支撐力,但是尺子的重力也可以被看作只作用在重心上.我們可以把一個手指尖放在尺子重心的下面,這時,僅僅支在一個點上就能把尺子支撐起來.你可以用手指尖按照上述辦法使尺子保持平衡.下面,我們將用平衡點作為重心的別名.

  ①你可以用實驗的方法來尋找尺子的平衡點.首先,把尺子放在互相隔開的兩個食指尖上.然后,慢慢地讓兩個手指向一起靠攏,方法是先移動一個手指,再移動另一個手指.最后,這兩個食指將在尺子的中點處靠在一塊.于是,平衡點就是尺子的中點.就是那些非均勻物體,也可以用這種滑動手指的方法找到它們的平衡點.你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試著找出鉛筆、鋼筆和高爾夫球棒的重心.你將會很容易地找到這些物體的平衡點.但是,在這些情況下手指每次應向前移動多少,可能估計得不很恰當.你可以先用一把掃帚試著估計一下,然后再進行實驗.

  ②尋找不規則形狀物的重心,還有一種方法可供使用.如尋找一個心形卡片重心的方法是用兩個手指輕輕地把心形卡片捏起來,卡片就會前后擺動起來,最終它將靜止下來.當卡片靜止后,通過手捏卡片的那個點在卡片上畫一條鉛垂線.用手指在另外一點(這點不應在剛才畫的那條鉛垂線上)把卡片捏起來,待卡片靜止后,再畫一條鉛垂線.這兩條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心形卡片的重心或平衡點.當你把手指支在這一點的下面,就可以把卡片平衡地支撐起來.

  ③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人的重心大約是在肚臍的后面、身體的中心處.假設讓一個人躺在蹺蹺板上,讓他的肚臍恰好在蹺蹺板支撐點的上方,這樣,人體通常能夠達到平衡,蹺蹺板的兩端都將不接觸地面.

  ④一段中空的管子,重心位于管的空心內,而不是在制作這管子的材料(管壁)上.這是與重心的定義相符合的.重心不一定要位于物體內.如果你試著使一段管子或圓環達到平衡,你可以用手指支撐它們的外側,這是一種不穩定的平衡狀態.如果一段管子處于豎直狀態或圓環是處在水平狀態(即它們的圓形截面處在水平面內),又要用一個手指支撐它們,就必須用一塊硬紙板托在圓環(或管子)下面,再用手指支在紙板上即可.

  任何物體的形狀和物質結構的改變,都可以使它的重心發生移動.當我們把尺子從一端削掉一段之后,尺子余下部分的重心,就移動到新的位置了.與此相似,如果在尺子的一端粘上一團油灰,尺子也有一個新的平衡點.試問,平衡點是朝油灰移動,還是朝相反方向移動?

  2、探討物體平衡的問題

  對于一個物體來說,當共點力的合力為零時,我們就說該物體是處于平衡狀態.

  ①例如在地板上放著電冰箱、電冰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為零,我就說,電冰箱是處于平衡狀態.在地面上的任何靜止的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

  ②桌面上的某個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作變速運動,這物體便不是處于平衡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重力方向仍然是與支持力的方向相反,但是使物體作變速運動的外力卻是水平方向的.

  ③根據物體形狀的不同,各種物體可以有一個或更多個平衡位置.讓我們把一枚硬幣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兩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某個平面接觸桌面,這是一種平衡位置,把硬幣立起來,讓它的側面接觸桌面,這是另一種平衡位置.請注意,硬幣有兩個平面,我們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平衡位置;讓硬幣的側面接觸桌面,使它達到平衡,這種平衡位置可以有無數種情況,但我們都把它們看成是一種平衡位置.我們再以煙盒為例,說明怎樣分析物體的平衡位置.把煙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它有三種平衡位置:一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底面(或者頂面)接觸桌面;第二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后面(或者前面)接觸桌面;第三種平衡位置是讓煙盒的一個端面(或者另一個端面)接觸桌面.你能舉出一個具有四種平衡位置的物體來嗎?

  ④假設某個物體處于非平衡位置,當人們把它放開以后,它將朝著平衡位置運動.讓我們手持一個煙盒,在桌子上方將煙盒松開,它將落在桌面上,并將迅速地靜立在煙盒的某個面上.當我們做這個實驗時,你怎樣放開煙盒是沒有關系的;不管你是在怎樣的狀態下放開煙盒,它總是要達到某個平衡位置.我們還可以手執一枚硬幣將它放下,硬幣落到桌面上以后,也會達到它的某一平衡狀態.

  ⑤并非所有的平衡位置都相同,各種平衡位置之間的差異,是它們的穩定性不同.

  3、講解穩定平衡問題

  ①迫使一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在引起一陣擺動以后,它最終將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這物體便處于穩定平衡狀態.

  桌上放著一個直立的奶瓶,當我們輕輕地推一下瓶的頸部,它便會前后擺動,但最終將回到原來的直立位置.

  ②與穩定平衡相對立的是不穩定平衡.如果使物體產生一個很小的位置移動或運動,它未能引起擺動,則該物體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隨之而來的,是這物體將發生運動,到達另一個平衡位置.例如,一枚硬幣,當它的平面接觸桌面時,要比它的周邊接觸桌面有較好的穩定性.當你極其輕微地碰一下硬幣時,它將前后擺動,但最后硬幣仍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當然,如果你用大一點的力碰它,它將會翻倒,變成硬幣平面接觸桌面.

  假設你現在使一根針或一根細竹竿直立,并可能使它達到平衡,這時,它是處在不穩平衡位置.當我們給它施加一個極微弱的力時,這根針或細竹竿將會倒下來,達到整個長度都接觸地面的新的平衡狀態.

  ③哪些因素決定了物體的穩定程度呢?一個因素是支持面的大小.當支持面大時,平衡的穩定性也增大.例如,一個長方體的桶,當它放倒時,比它直立時的穩定性要好.再舉一個例子,有一種冰淇淋盒是圓錐形的,當盒里沒有裝入冰淇淋時,我們將杯口朝下放在桌上,這時它的穩定性較好;但如果將它錐體的尖端朝下放置,冰淇淋盒的穩定性則很差.實際上,如果圓錐體的尖端朝下而且達到平衡,它是處于不穩平衡狀態,這正像任何其它物體平衡于一個點或一個角上,也都屬于不穩平衡狀態.

  ④決定物體穩定性的另一個因素是重心相對于支持面(或支持點)的位置.一個物體,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則穩定性越好.我們可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普通梯形皮包,倒放時比正放時的重心位置要高.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重心各在哪里?

  近年來的賽車,為了降低所使用的賽車的重心高度,制造出了更加低矮的“低懸掛”型賽車.對于低懸掛型的賽車來說,由于以下的各種原因可能造成的翻車事故,是不大容易發生的:賽車在側向氣流作用下而翻車;在和其它車碰撞后而翻車;以及賽車本身由于某種原因而產生了橫滑所造成的翻車.換句話說,由于低懸掛型賽車在正常行駛狀態時重心極低,要把它弄翻,從正常的平衡狀態,翻到車的側面著地或車的頂面著地的另一個平衡狀態,是不太容易的.

  ⑤假設一個物體的重心是在物體支持面的底下,那么,這個物體的穩定性是很強的.把一個茶杯吊掛在鉤子上,如上圖所示.就是穩定平衡的一例.如果你把這茶杯推一下,也不管你是怎樣推法,那么最終這茶杯必然要恢復到原來的穩定平衡狀態上.

  走索演員在一根高空鋼絲上表演的時候,重心總是在支持面上的,而支持面又很小,怎樣保持穩定性呢?它是通過調整姿態,使重心總是在支持面的正上方而保持平衡的.一般的走索演員在表演時要手持一根長長的平衡桿,主要通過調整平衡桿的位置來調整整體重心的位置,以保持平衡.有經驗的演員,則可以不要平衡桿,通過自己的身體姿態進行調整,而使身體的重心保持在鋼絲繩的正上方.

  活動小結

  本科學講座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展示了物體重心、平衡等問題,開闊了學生視野.只要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弄懂很多科學道理,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篇9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二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三個共點力平衡的演示實驗,推出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三 德育目標

  通過共點力平衡條件的得出過程,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

  教學重點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2.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教學難點: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教學方法:

  實驗法、歸納法、講練法

  教學用具:

  演示物體一個,彈簧秤三個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生活中的物體有的處于平衡狀態,有的處于非平衡狀態;其中物體的平衡狀態比較常見,而且很有實際意義。那么:什么是物體的平衡狀態,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處于平衡狀態呢?本章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問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二 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了解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概念;

  2.理解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二)學習目標完成過程: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1)復習什么是共點力:

  幾個力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就叫做共點力。

  (2)介紹物體在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a:一個物體在共點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b:請學生舉例:哪些物體屬于在共點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

  c:同學們剛才舉的例子中,有的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處于平衡,有的物體在三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那么,在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處于平衡狀態呢?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1)理論推導:

  從牛頓第二定律知道: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物體將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

  即f合=0

  (2)平衡條件的實驗驗證:

  a:請三位同學把三個彈簧秤的掛鉤掛到同一個物體,分別向三個方向彈簧秤,記下彈簧秤的示數和方向。

  注意:用力不能太大,以免超出彈性限度。

  b:請同學們按各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圖示,根據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求出三個力的合力。

  c:請幾位同學說明作圖得到的結果:

  這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在誤差范圍內);

  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三 鞏固訓練:

  (1)一個物體在共點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那么這個物體一定保持   。

  (2)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 ,此時物體的加速度等于   。

  (3)下列關于質點處于平衡狀態的論述,正確的是   。

  a:質點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質點一定沒有加速度;

  c:質點一定沒有速度;

  d:質點一定保持靜止。

  (4)要使物體保持平衡狀態,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這個條件就叫做   。

  四 小結

  1.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共點力的平衡條件是f合=0;

  2.平衡狀態的二個特征是:

  ①a=0;

  ②速度v恒定;

  3.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在正交分解時常采用:

  ①fx合=0; ②fy合=0

  五 作業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通用9篇) 相關內容:
  •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

  • 課題: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精選3篇)

    一、教學設想作為初中杠桿平衡知識的延續,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問題再度被新教材選為必修內容。在掌握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內容之后,正確掌握和應用有固定轉軸的物體平衡條件的關鍵是對力矩概念的理解。...

  • 平 衡(精選15篇)

    一、課文說明本課是讓兒童通過對杠桿尺實驗,感知什么是平衡,什么是不平衡,不平衡達到平衡的基本條件是什么。天平是根據平衡的道理制成的,本課要為下一課《小天平》鋪墊好知識基礎。...

  • 電離平衡(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定義與實例。(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概念。從分類標準角度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跟共價化合物、離子化合物等不同分類之間的關系。(3)理解電離度、電離平衡等含義。...

  • 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通用7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知道什么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

  • 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精選9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力臂的概念,2、理解力矩的概念,并會計算力矩能力目標1、通過示例,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現象的觀察和探究能力,同時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 力矩平衡條件的應用(精選7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力臂的概念,2、理解力矩的概念,并會計算力矩能力目標1、通過示例,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現象的觀察和探究能力,同時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 平 衡(通用13篇)

    一、課文說明本課是讓兒童通過對杠桿尺實驗,感知什么是平衡,什么是不平衡,不平衡達到平衡的基本條件是什么。天平是根據平衡的道理制成的,本課要為下一課《小天平》鋪墊好知識基礎。...

  • 電離平衡[第二課時](精選5篇)

    第二課時 電離平衡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2.了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概念。3.了解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2.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 電離平衡[第一課時](通用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理解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以及濃度等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能力目標通過演示電解質導電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探索能力。通過區分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

  • 電離平衡--電離平衡(精選6篇)

    第二課時 電離平衡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2.了解電離平衡常數的概念。3.了解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2.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 電離平衡(精選15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理解弱電解質的以及濃度等條件對的影響。能力目標通過演示電解質導電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探索能力。通過區分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 課題: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

    詳細介紹:課題: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一、教學設想作為初中杠桿平衡知識的延續,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問題再度被新教材選為必修內容。在掌握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內容之后,正確掌握和應用有固定轉軸的物體平衡條件的關鍵是對力矩...

  •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和調節

    教學目標 (1)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理解); (2)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理解);(3)水和無機鹽平衡的意義(理解)。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和調節。 2.難點: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教學模式 問題——探究式。...

  • 第四章 物體的平衡(二、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能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力的平衡問題;2.進一步學習受力分析,正交分解等方法。二能力目標:學會使用共點力平衡條件解決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靈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高一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亚洲人色久 | 四虎一区二区三区 | 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8050一级毛片 | 国产在线观看91 | 爱爱爱免费视频 | 丝袜高跟麻麻浓精受孕人妻 |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 欧美18videos极品massage | 国产精品民宅偷窥盗摄 |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 蜜桃综合 |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 国产精彩视频一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夜色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a片 | 成年无码AV片在线狼人 | 欧美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在线观看精品91福利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 | 久久99999 |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av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 一级黄色大毛片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久久97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无码 | 韩国毛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直接看av | 亚洲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在线观看黄色 | 久久久国产毛片 | 免费网站高清观看素材 | 3333少妇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