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和調節
教學目標
(1)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理解);
(2)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理解);
(3)水和無機鹽平衡的意義(理解)。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和調節。
2.難點: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
教學模式
問題——探究式。
教學手段
1.實物投影儀:展示相關的問題、圖表和信息資料,創設探究的情境;
2.掛圖、板圖:加強教學的直觀性;
3.設計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形象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設計思路
第一節 二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和調節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第一章:
人體生命活
動的調節及
營養和免疫
1.投影本章題圖,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照片上所展示的內容與哪些生命活動有關?(2)結合照片上的場面,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和教育?
通過分析、討論明確:
(1)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及營養和兔疫,對維持人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
(2)中國人民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愛的人。
(1)激發學生學習本章內容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軍隊的教育。
第一節:
人體的穩態 2、精心設計問題情境
(1)吃的東西過咸,為什么會感到口渴?
(2)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
(3)大量出汗后為什么要喝點鹽水?
(4)“以飲料代水”的做法科學嗎?…… 發生興趣,激起疑惑,產生探究的欲望,處于外在的興奮狀態。
(1)誘發探究的欲望,明確探究的問題,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
(2)總結出本節課的課題——水和無機鹽的平
衡和調節。
觀察討論、探究新知
一、水和無
機鹽的平衡
1.提供信息資料:
(見書中小資料) 分析討論,的出結論:水是構成人體各種組織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穩定。 (1)培養學生分析圖表信息的能力;
(2)使學生明確:人體內的水是平衡的。
2.引導學生討論:
(1)人體內的水是從哪來的?
(2)排尿是排出體內水分的惟一途徑嗎? 回憶舊知識,聯系自身生理情況進行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1)人體內的水有三個來源;
(2)排尿不是排出體內水分的惟一途徑。 (1)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
(2)總結出人體內水的來源與去路。
3.提供信息資料:
(見書中表1-1) 分析、討論,表達見解:
(1)人體水的攝入量和排出量相等;
(2)機體內的水保持動態平衡。 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圖表信息,得出科學結論的能力。
4.進一步提出問題:
(1)人體內的無機鹽主要以什么狀態存在?它們在體內是否平衡?
(2)以鈉鹽和鉀鹽為例,說明它們的來源與去路。 回憶舊知識,帶疑閱讀課丈,分析教材中的圖1-1和1-2,得出結論:
(1)多數無機鹽在人體內以離子狀態存在;(2)鈉鹽和鉀鹽均來自食物,它們有多條排出途徑。 (1)培養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圖表的能力;
(2)引導學生總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