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轉動軸和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狀態。 2:掌握力臂的概念,會計算力矩。 3:理解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 二、能力目標: 通過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的得到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目標: 使學生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教學重點: 1:什么是轉動平衡; 2: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 教學難點: 力矩的概念及物體的轉動方向的確定。 教學方法: 實驗法、歸納法、講授法 教學用具: 力矩盤、鉤碼、彈簧秤、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復習:前邊我們共同學習了物體在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請同志們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2)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2:引入:本節課我們來學習另外一種平衡——轉動平衡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了解轉動平衡的概念 2: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3:理解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 (二)學習目標完成過程: 1:轉動平衡 (1)舉例:生活中,我們常見到有許多物體在力的作用下轉動;例如:門、砂輪、電唱機的唱盤,電動機的轉子等; (2)引導學生分析上述轉動物體的共同特點,即上述物體轉動之后,物體上的各點都沿圓周運動,但所有各點做圓周運動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這條直線就叫轉動軸。 (3)介紹什么是轉動平衡。 一個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轉動平衡狀態。 (4)課堂討論:舉幾個物體處于轉動平衡狀態的實例。 2:力矩: (1)引言:通過上面例子的分析,我們知道,力可以使物體轉動,那么力對物體的轉動作用跟什么有關系呢? (2)舉例: a:推門時,如果在離轉軸不遠的地方推,用比較大的力才能把門推開;在離轉動軸較遠的地方推門,用比較小的力就能把門推開。 b:用手直接擰螺帽,不能把它擰緊;用扳手來擰,就容易擰緊了。 (3)總結得到:力越大,力和轉動軸之間的距離越大,力的轉動作用就越大。 (4)力臂: a:力和轉動軸之間的距離,即從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做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