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和調節
人體內鈉鹽和鉀鹽的來源與去路。
二、水無機鹽平衡的調節 1.引導學生回憶:
(1)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結構基礎是什么?
(3)體液調節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回憶舊知識,獨立思考,用專業術語回答問題:
(1)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基本方式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為反射弧;
(3)體液調節以激素調節為主。 (1)培養學生用專業術語描述生物學概念、原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進一步誘導:
參與水平衡神經調節的
(1)感受器是什么?
(2)神經中樞在哪?
(3)效應器是什么? 通過回憶舊知識、聯系新知識,分析自身的生理情況,學生能明確:感受器應位于人體內部,神經中樞一定位于中樞神經系統內,而對效應器會誤認為是腎小管和集合管,需要
教師進一步點撥更正。 (1)通過引導促成學生知識的合理遷移和思維的有序發展:
(2)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進一步提出問題并點撥:
(1)導致滲透壓感受器興奮的刺激是什么?
(2)效應器如何發揮效應? 結合自身生理和生活實際,閱讀、討論,發表見解:
(1)刺激是細胞外液滲透壓的改變;
(2)效應器通過釋放激素發揮效應。 (1)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釋自身的生理現象,培養學以致用的學習意識;
(2)使學生明確神經調節的效應器是什么。
4.進一步引導探究:
效應器釋放激素的名稱和作用是什么? 閱讀教材,形成感性認識。 (1)培養通過閱讀獲取新知的能力:
(2)總結出相關知識。
5.承上啟下,課件展示:
(1)尿的形成過程;
(2)水平衡的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 觀察、回憶、思考、分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1)形象直觀,突破難點,強化重點;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總結的思維能力。
6.提出新問題:為什么某人進食鈉鹽過多,結果尿中鈉鹽也隨之增多? 思考、分析、討論,發表見解:鈉鹽多吃多排。 引導學生聯想:體內無機鹽的平衡也要靠生命活動的調節。
7.課件展示:
無機鹽平衡的激素調節。 觀察、分析、討論,得出結論:調節無機鹽平衡的激素是醛固酮。 (1)形象直觀,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2)引導學生總結無機鹽平衡激素調節的全過程。
8.進一步引導探究:無機鹽平衡的神經調節是如何實現的? 回憶舊知識,發表見解。 培養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整合的能力。
9.引導總結: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共同點是什么? 分析、討論,用專業術語歸納總結。 (1)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思維能力;
(2)促成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深刻理解。
三、水和無機鹽平衡的意義
1.提供信息資料:
(1)血鈉升高或降低,會導致血壓異常;
(2)血鉀降低,將引起心肌的自動節律異常;
(3)尿量過少,會引起中毒。
分析資料、小組討論,總結歸納。 (1)培養分析、閱讀、歸納總結的能力;
(2)深化學生對人體穩態的理解。
2.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對水和無機鹽平衡與內環境穩態的關系進行分析。 思考、討論,將前后知識進行橫向、縱向的類比分析。 (1)滲透對立、統一的哲學觀點,幫助學生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