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 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n) 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態穩定,數目清晰
(2n)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到細胞兩極
(2n) 紡錘絲消失、核仁、核膜出現、兩個新的細胞核、細胞板出現(不形成細胞板,細胞膜中部向內凹陷,把細胞縊裂為兩個子細胞。)(2n n)
意義 將新代細胞的染色體(dna)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保持了親代與子代細胞之間遺傳性狀的穩定性。
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
(1)分裂前期,動物細胞由兩組中心粒之間星射線形成紡錘體,而植物細胞直接由兩級發出。
(2)分裂末期,動物細胞從細胞中央向內凹陷縊裂形成兩個子細胞,而植物細胞在細胞赤道板平面形成細胞板(與高爾基體有關)將細胞一分為二。
四、無絲分裂
1.特點:無紡錘體出現和染色體的變化。
2.實例:蛙的紅細胞
五、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1.有關試劑及作用:
(1)解離液:質量分數15%和體積分數95%按1:1混合而成的,作用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2)漂洗液:清水,作用是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利于染色。
(3)染色劑:龍膽紫染液,使染色體著色
2.過程:
解離 漂洗 染色 制片
3.觀察裝片的步驟
(1)先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找到分生區細胞(伸長區細胞呈長方形,分生區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2)再用高倍鏡觀察
例1. 圖6-3是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一個細胞周期中核內dna及染色體相對數目(假設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為2n)的變化曲線。請分析曲線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圖6-3
(1)實線a→b→c→d→e→f表示____________的數量變化,虛線a→b→c→d→e表示____________的數量變化。
(2)表示有絲分裂后期的區段:實線應為__________段,虛線應為__________段。
(3)實線b→e段dna均為4n,請分析這期間染色體發生的變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有絲分裂進程分析,此曲線有一個不科學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核內dna 染色體 (2)de bcd (3)①染色質高度螺旋為染色體 ②染色體數量的加倍 ③染色體的位置由散亂分布→赤道板有規律地排列→移向兩極 (4)間期持續的時間太短
解析:本題考查了細胞有絲分裂的特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數量變化的特點以及對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特點進行了考查,染色體在間期、前期、中期數目不變,在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加倍,末期數量恢復正常。而dna在間期從2n到4n,前期、中期、后期都為4n,末期恢復到2n.一個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時間占大部分,所以圖中有明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