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物理電磁感應與電路的分析沖刺專題復習
(1)電路穩定后,由于電容器所在支路無電流通過,所以此支路中的電阻上無電壓降,因此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壓就等于該支路兩端的電壓;
(2)當電容器和電阻并聯后接入電路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和與其并聯的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
(3)電路的電流、電壓變化時,將會引起電容器的充放電.
●例3 在如圖5-6所示的電路中,電容器c1=4.0 μf,c2=3.0 μf,電阻r1=8.0 ω,r2=6.0 ω.閉合開關s1,給電容器c1、c2充電,電路達到穩定后,再閉合開關s2,電容器c1的極板上所帶電荷量的減少量與電容器c2的極板上所帶電荷量的減少量之比是16∶15.開關s2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1.0 a.求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圖5-6
【解析】只閉合開關s1時,電容器c1的電荷量q1=c1e,c2的電荷量q2=c2e,式中e為電源的電動勢
再閉合開關s2后,電流表的示數為i,則c1的電荷量q1′=c1ir1,c2的電荷量q2′=c2ir2
根據題意有:q1-q1′q2-q2′=c1(e-ir1)c2(e-ir2)=1615
由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有:e=i(r1+r2+r)
聯立解得:e=16 v,r=2.0 ω.
[答案] 16 v 2.0 ω
【點評】本題是一個典型的含電容器的直流電路問題,考查了學生對等效電路和電容器的充電、放電電路的理解及綜合分析能力.
4.交變電流與交變電路問題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本部分內容出現在選擇題部分的概率較高,集中考查含變壓器電路、交變電流的產生及變化規律、最大值與有效值.如XX年高考四川理綜卷第17題、山東理綜卷第17題、福建理綜卷第16題等.
●例4 一氣體放電管兩電極間的電壓超過500 3 v時就會因放電而發光.若在它發光的情況下逐漸降低電壓,則要降到 500 2 v 時才會熄滅.放電管的兩電極不分正負.現有一正弦交流電源,其輸出電壓的峰值為1000 v,頻率為50 hz.若用它給上述放電管供電,則在一小時內放電管實際發光的時間為( )
a.10 min b.25 min
c.30 min d.35 min
【解析】由題意知,該交變電流的u-t圖象如圖所示
電壓的表達式為:u=1000sin 100πt v
綜合圖象可知:
在0~t2內,t6~3t8時間段放電管能通電發光,通電時間為:δti=(3t8-t6)=1240 s
故一小時內放電管實際發光的時間為:
t=δti×tt2=1500 s=25 min.
[答案] b
【點評】①交變電流的熱效應(如熔斷、加熱等)取決于有效值,而對電容、空氣導電的擊穿則取決于瞬時值.
②分析正弦交變電流的特性時需要熟練地運用數學函數與圖象,仔細周密地分析正弦函數中角度與變量時間的關系.
★同類拓展1 如圖5-7甲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10∶1,r1=20 ω,r2=30 ω,c為電容器.已知通過r1的正弦交變電流如圖5-7乙所示,則[XX年高考•四川理綜卷]( )
甲 乙
圖5-7
a.交變電流的頻率為0.02 hz
b.原線圈輸入電壓的最大值為 v
c.電阻r2的電功率約為6.67 w
d.通過r3的電流始終為零
【解析】根據變壓器原理可知,原、副線圈中電流的周期、頻率相同,t=0.020 s,f=50 hz,a錯誤.
由乙圖可知,通過r1的電流最大值im=1 a,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其最大電壓um=20 v,再根據原、副線圈的電壓之比等于匝數之比可知,原線圈的輸入電壓的最大值為200 v,b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