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為思想而偉大》教案
2、為什么說“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保吭鯓永斫狻斑@就是道德的原則”? 3、思想既然是無與倫比的東西,為什么又說它有缺點又是卑賤的? 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對關(guān)鍵的句段進行圈劃、品讀。1、 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擊;思想使渺小的人變得高貴和有尊嚴。2、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為人及人超出其他萬物的標志。因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它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質(zhì),可以通向無限,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嚴,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說: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nbsp;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我們存在于世界的意義,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這里作者把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層面,換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即喪失了人之為人的起碼條件。3、 思想是偉大的,因為它是獨立的、自由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可驚嘆的、無與倫比的東西。正是它使人如蘆葦一樣脆弱的生命變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萬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強悍的對手,成為萬物靈長;使它使人擁有了尊嚴,使它形成了人的偉大。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時,它又是卑賤的的。人們總是被許多虛幻、邪惡的欲念包圍著,它驅(qū)使人們追求享樂、追求安適、追求衣食溫飽,追求天倫之樂,人們永遠不會滿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來自別人的關(guān)懷,所以思想難以超越這些虛榮而真實地生活。這就是思想的缺點。帕氏一文反復強調(diào)是思想使脆弱渺小的人高貴偉大起來并有了尊嚴。教學中以文章觀點為核心設計有梯度的問題讓學生探究討論,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心靈上的震撼。課后作業(yè)學習反饋1、 摘抄好語段“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思想的缺陷又是多么卑賤啊!”,朗讀背誦。2、記錄下自己學完課文后的感 受,或課堂上沒有來得及說的話。學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課后作業(yè)。作業(yè)的多元化設計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多方面的學習潛能。思路點撥帕氏哲學思想博大精深,但把他們的作品選入語文教材決不是要求掌握他們的哲學體系和思想理論,因此脫離文本大談大師的哲學思想,或陷在文本里逐句推敲一些名詞術(shù)語都是不恰當?shù)摹@篇有相當深度的文章,教學中要遵循“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原則,在研習、探究過程中,既要讓學生的思想騰飛起來,又要切實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那么,這篇文章如何才能教出“語文味”呢?首先,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住散發(fā)出思想華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觀點,根據(jù)上下文弄懂基本意思。其次,圍繞本專題的話題,通過組織討論,要求學生把人生積累和經(jīng)驗帶入文本,演繹自己的認識,與文本化為一體,在大師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禮。最后,還可要求學生在鑒賞文章觀點表達充滿詩意的基礎上,也動手用形象雋永的語言來概括對本板塊話題的理性認識,并在交流的過程中升華自己的思想。練習舉隅1、 文章的核心觀點是什么?作者以“葦草”為喻說明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比喻?2、 為什么說“我們?nèi)康淖饑谰驮谟谒枷搿保吭鯓永斫狻斑@就是道德的原則”? 3、 思想既然是無與倫比的東西,為什么又說它有缺點又是卑賤的?4、讀本文寫一篇讀后感,談談你對思想這一哲學命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