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議論文
第一是會議主持人準時到會。開會,應該有雷厲風行的作風,規定什么時候開會,就什么時候到會。所有與會者、包括主持會議的領導人都不能例外。八點開會九點來,寅時開會卯時到,這種松松垮垮、懶懶散散的惡習應該糾正。不顧與會者等候多時,主持人自己姍姍來遲的作風也要克服。領導帶好頭,不僅是有群眾觀點的表現,而且有利于同與會者一起,形成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好作風。
第二是報告人作有準備的發言。無論開什么會,都要講求成效,講求質量。會前必須作好充分準備。會前不作準備,會上信口開河,漫無邊際地談山海經,使與會者不得要領,就很難研究和解決問題。我們應當提倡:領導者要做有準備的報告(應該自己動手,而不勞秘書代辦)。
第三是說短話,開短會。上述會議時間很短,總共不到一小時,話多則長,話少則短,不拖拉,不耗時間。我們很需要這種作風。現在大家任務很重,事情很多,要通過開各種會議,討論問題,研究問題。但不能把過多的時間,用在會議上。會議,因其內容不同,有的需要長,有的需要短,但無論如何,都應該盡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魯迅講話、寫文章,就主張盡可能短。我們應當學習魯迅,也應當提倡:寧可把長會縮成短會,決不將短會拉成長會!
提倡好的會風,糾正不良的會風,應該是整頓黨風中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容。
(原載《人民日報》葛瓊文)
和《聞過不跳》不同,這篇文章有一個開會的具體材料,作者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認識,提煉出“會風是黨風的一種表現,搞四化建設,必須提倡好的會風”這一中心論點,開門見山提出來,然后用開會的材料作例證,接下去作者小結一筆:這個會議的會風好。又從中提煉出三個分論點:“第一是主持人準時到會”、“第二是報告人作有準備的發言”,“第三是說短話、開短會”,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開頭亮出,使讀者一目了然,明確了會風好的具體內容和標準,從而使全篇立論更加鮮明。顯而易見,這就是\"開門見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就需要我們在下筆前構思好論點提綱,應注意三點:一是注意論點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確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間是否統率和被統率的關系;三是分論點之間是否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系。構思成熟后,就可以鋪紙展筆了。例如《“庖丁解牛”的啟示》論點提綱:
中心論點:實踐出真知,不斷總結經驗,掌握事物的規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論點: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學習,尋找規律。
(2)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總結經驗,掌握規律。
(3)要運用規律,揚長避短,勇于克服困難,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評的\"藝術\"》論點提綱:
中心論點:批評要取得效果,必須講究批評的\"藝術\"。
分論點:
(1)批評必須注意界限和分寸,該批評的進行批評,不該批評的不亂批評。
(2)批評,必須把握住被批評者的性格。
(3)批評,還必須注意尊重被批評者的人格。
(4)講究批評的“藝術”,才能打開被批評者心靈的大門,使被批評者心悅誠服,從而真正提高思想覺悟。
下筆前疏理好論點提綱,作文時,思路就不會阻塞,行文也不會捉襟見肘,做到“開門見山”也就從容不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