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誤用典型例句詳解(一)
62.對于我們這些平凡普通的蕓蕓眾生來說,生命的光輝也許不輝煌,但同樣可以閃光。(蕓蕓眾生,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既然已有平凡普通之意,前面就不要用“平凡普通”了。)
63.呵呵,既然你這樣說,那我就不客氣了,我不吝賜教吧,談點自己的看法,跟你商榷。(不吝賜教,客氣話,希望對方指教。不能用于自己。)
64.你看他,身穿運動服,卻系著領帶,腳上的黃膠鞋還沾滿了黑泥,真是個下里巴人。(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相對,原指戰(zhàn)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shù)。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一些人對中國的茶有偏見,以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東西,檔次不如進口飲料。(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相對,原指戰(zhàn)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shù),與“高山流水”相對。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他先是反復思考,認真研究材料,然后執(zhí)筆成文,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暢,受到人們一致好評。(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读凶"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辈恍稳葑匀涣鲿。)
65.以文為是詩,自昌黎始,至東坡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大放厥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F(xiàn)用來指大發(fā)議論,多含貶義。即使從原義角度,東坡也不以議論見長。)
66.有些同學寫的作文,文不加點,字跡潦草,閱讀這樣的文章,真叫人頭疼。(文不加點,形容文章寫得極快且毫無修改痕跡,褒義。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這里誤解為不加標點。)
67.便民箱、井蓋板、金屬垃圾桶被盜,名草名花,不脛而走,王大媽提起這事,就氣憤不已。(不脛而走,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往往用在消息等方面。表示東西下落不明,用“不翼而飛”。)
68.我們這個社會要大力弘揚一種健康、積極的道德風氣,對公然挑戰(zhàn)基本道德準則的不刊之論要進行旗幟鮮明的批判。(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褒義。)
這篇文章寫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論。(刊:消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
主觀主義者的濫調(diào)文章實屬不刊之論。(“不刊之論”也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論”,而是指“不能改動的言論”“形容絕對正確”。)
69.湖南湘潭市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行騙坑人,有關方面守株待兔,一舉將行騙的人抓獲。(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jīng)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F(xiàn)也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貶義。與語境完全不符。)
70近期來,有些商家打著“買一贈一”的旗號欺騙消費者,他們或是將手表帶拆下,或是將音響與原配話筒分開,這種拉大旗做虎皮的做法,使消費者明明吃了虧還以為討了便宜。(拉大旗做虎皮,比喻打著某種旗號以張聲勢,來嚇唬人,蒙騙人。商家此舉純?yōu)槠垓_,不是嚇唬。)
71.幾乎所有造假者都是這樣,隨便找?guī)组g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chǎn),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了。(雨后春筍,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xiàn)。褒義。)
近些年來,歐洲各國的極右翼勢力如雨后春筍,發(fā)展勢迅猛,勒龐在今年的法國總統(tǒng)大選第一輪勝出就說明了這一點。(雨后春筍,比喻美好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xiàn)出來。極右翼勢力不是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