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誤用典型例句詳解(一)
72.整改不光是說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相信到下一次群眾評議的時候,大家對機關作風的變化一定都會有口皆碑。(有口皆碑,比喻高尚行為人人稱贊。機關作風的變化用“有口皆碑”,屬大詞小用。)
73.一個煙頭引起了一場大火,這座被燒毀的大樓讓人嘆為觀止,唏噓不已。(嘆為觀止,春秋時季札在魯國觀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看到這里就夠了(觀止矣),再有別的樂舞也不必看了。以后這個成語用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大樓被燒毀不可以贊美。)
湖北淮鄉,把幾個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規模效應騙取扶貧資金的報道,令人嘆為觀止。(“嘆為觀止”是贊美之詞。)
74.我班班長李玲同學,不僅學習成績突出,而且樂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發難數。(“擢”音zhuó,擢發難數,形容罪行多得像頭發一樣,數也數不清。與“罄竹難書”近義,罄竹難書:把竹子寫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75.在嚴打斗爭中,公安干警發揚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販毒分子的行動中,他們暴虎馮河,與販毒分子進行激烈地槍戰,僅半個小時就將其一網打盡。(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蠻干。貶義。暴虎,空手打虎;馮河,徒步渡河。“馮”讀píng。)
76.云就像天氣的“招牌”,看云可以識天氣;但必須有豐富的經驗,因為云的變化是撲朔迷離的。(撲朔迷離,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不形容變化莫測。)
幻想雖然美麗,但是它撲朔迷離,咱們這些學生,還是實際一點好。(撲朔迷離,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不能理解為不切實際。)
77.張大爺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對兒子因車禍致殘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經想好了解決的辦法。(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極點。只能形容人的態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質;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78.在自然科學發展史上,這種由假說發展成定律、原理的情況,真是俯拾皆是。(俯拾皆是,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此處沒有“易得”之意。)
79.我國已經加入wto,廣大群眾尤其是領導干部,一定要對有關規則做到胸有成竹。(胸有成竹,指做事很有把握。不表示對情況很了解。改為“了然于胸”。)
80.文明禮貌,和氣待人,這種與人為善的美德,不僅商業中需要提倡,其他行業活動中也該提倡。(與人為善,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不指“文明禮貌,和氣待人”。)
81.走進這個新開發的景區,只見瀑布疊掛,溪水縱橫,飛短流長,甚是壯觀。(飛短流長,飛、流:散布;短、長:指是非、善惡。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82.青年人朝氣蓬勃,奮發向上,他們以無所不為的探索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無所不為,什么壞事都干。貶義。)
83.計算機是一種工具,盡管是高科技工具,擁有它并不意味著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事倍功半,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用反了。改為“事半功倍”。)
84.春節期間,王府井大街上到處是游玩購物的人,直到天黑還不絕如縷,熱鬧極了。(不絕如縷,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這里應該用“絡繹不絕”。)
85.神話是世代相承的口頭文學,其中不少創作于有史創作以前。(世代相承,側重“繼承”。這里宜用“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