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文言文專項訓練
①岳起視,自飼馬,某不能隱,被擒 ②命隨入室,賜以杯酒,隨解衣臥
③解腰下佩刀授之 ④岳命竿三頭徇
⑤岳兵至哈達河,襲守地賊 ⑥乃命士卒各持長予向前直奔,又以強弩百余盡力射之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4)下列是對原文內容的概括與分析,其中有誤的一項是( )
a.達什巴圖爾被清廷加為和碩親王,其子羅卜藏丹津承襲爵位,卻趁世宗剛剛登其之時,發動叛亂。
b.對盜馬賊吳人某的任用,體現了岳鐘琪的胸襟與遠見;吳人某出色地完成任務,說明岳鐘琪的用人之當。
c.征討青海一役,岳鐘琪巧妙利用三十三家臺吉間的矛盾,殺一儆百,震懾敵頑,取得勝利。
d.“塞外嚴凍,忽涌泉成溪,萬馬騰飲”的描寫,使岳鐘琪平定青海叛亂的故事具有了傳奇色彩。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外有網城,結金鈴于上,動輒人知,非善逾者不能入。(4分)
②岳命竿三頭徇,三十三家臺吉皆震悚,乞降。(3分)
③騾懷痛,皆反奔,羅卜藏丹津陣大亂,遂殲焉。(3分)
專項訓練(一)軍陣一片大亂,于是就殲滅了他們。
1.b 依據上下文,b選項中的“辭”是“推辭”之意。
2.c a項中兩個“乃”都是副詞。“才”的意思;b項中的兩個“以”都是連詞,表目的;c項中的第一個“而”是連詞,表示轉折關系,可以譯為“卻”,第二個“而”是連詞,表順承,可譯為“并且”;d項中的兩個“所”都與后面的動詞構成名詞性結構。
3.b ①句是說曹錫寶拒絕被提拔;②句是表明和珅的奴仆劉全的仗勢謀私;⑤句是說清仁宗對錫寶的賞賜。③句是正面說錫寶的敢諫;④句是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肯定錫寶是“諍臣”;⑥句是側面表明錫寶的諫諍。
4.c 和珅是在指示劉全迅速銷毀罪證后,面對皇上的詢問時,才裝模作樣地“乞嚴察重懲”的,c項的說法顛倒了先生的順序;另外,曹錫寶是自己親自到劉全家查看的,并非是派人前去。
5.見譯文
參考譯文:
曹錫寶,字鴻書,上海人。乾隆初年,以舉人身份考取功名,被授予內閣中書,擔任軍機處章京一職。資歷深了以后,應當提拔為侍讀,錫寶推辭沒有就任。乾隆二十二年改任庶吉士。因為母親的喪事回家,又生了潰爛之病,幾年后才好轉。乾隆三十一年,改任刑部主事。再次升官擔任郎中。被授予山東一職。皇上到山東巡視,召見曹錫寶,讓他到京城當做部屬使用。因為大學士阿桂的奏舉推薦,皇上讓他進入四庫全書館貢獻自己的力量。《四庫全書》編成以后,朝廷以國子監司業一職來提拔任用他。
過了三年,皇上因為曹錫寶補任司業沒有期限,特意授予他陜西道監察御史一職。當時協辦大學士和珅掌握大權,他的奴仆劉全依仗權勢謀求私利,衣服、車馬、居室都超出了規格。曹錫寶打算論告彈劾,侍郎上海南匯人吳省欽與曹錫寶是同鄉,聽說了這件事,和珅此時正隨著皇上在熱河,吳省欽飛馬把這件事告訴了和珅,和珅命令劉全拆掉超出規格的房屋,衣服、車馬只要是超出規格的,都隱藏得沒有蹤跡。曹錫寶的奏章到了后上那里,皇上責問和珅。和珅回奏說自己平時對屬下警戒約束很嚴格,但是或許自己隨從護駕在外,奴仆無人管束,逐漸惹是生非,請求嚴格查辦加重懲罰。皇上就命令留在京城處理事務的親王大臣召見曹錫寶到劉全家去檢察查看,沒有發現證據,自己承認魯莽輕率。皇上下詔命令曹錫寶到劉全家去檢察查看,沒有發到熱河當面責問,曹錫寶上奏說劉全依仗權勢謀 求私利,但是沒有實際證據,自己只是為了幫助和珅杜漸防微,才有這次上奏。皇上又讓軍機大臣、大學士梁國治等人審察詢問,曹錫寶又承認“杜漸防微”的話不恰當,請求給自己治罪。交給相關部門議罪,應當降官貶職。皇帝親手寫了詔書,大意說:“朕平時任用人才,處理政事,從來沒有事先猜疑別人心存欺詐懷疑別人不誠信的想法。如果委任群臣百官卻不能示人以誠,公正無私,而猜疑防范,根據一時沒有根據的談論,倉促地給別人罪名,使得全天下人重疊著腳站立,斜著眼睛看人,十分恐懼,絕對沒有這樣為政的。曹錫寶沒有查清實際情況,拿書生拘泥于腐的見解,假托是合于正道的話來向君王進言。姑且寬恕他的罪行,改為革職留任。”乾隆五十七年,曹錫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