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文言文專項訓練
第三課時
1.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對于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考生應懂得學會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詞義,推斷原則是“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本題中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為c項。“賄”在句子中應解釋為“財物、財貨”。
2.b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級。詞類活用是指甲類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備了乙類詞的語法特征,并進而產(chǎn)生出某一新的意義這樣的一類語法現(xiàn)象。分為四種情況:一是動詞、形容詞、名詞活用如使動;二是形容詞、名詞活用如意動;三是名詞活用如一般動詞;四是名詞用做狀語。文中“鄭人病之”中加點詞“病”為形容詞活用如意動,譯作“以……為病”“擔心、憂慮”。與其用法相同的為b項,b項譯作“君子擔心的是自己無能,而不擔心別人不理解自己”。a項“病”為形容詞,“有病”;c項“病”為動詞,“患病”;d項“病”雖有活用現(xiàn)象,但是形容詞活用為使動,“使……有病”。
3.c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級。篩選并撮信息是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分析能力,難度又比準確理解文意高了一層。要做到能夠準確地篩選信息,必須先讀懂原文,了解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解題時可以使用排除法。本題要求考生從八句中找出能分別表現(xiàn)子產(chǎn)治國以德,以民為本的一組。a項中⑧是說明令名與品德之間的關系,不能表現(xiàn)子產(chǎn)治國以德。b項⑤是說人要是真正的喜歡一個人,必定會做有利于他的事情。解說什么叫做真正的喜歡,不能表現(xiàn)子產(chǎn)以民為本的品質(zhì)。d項⑦是強調(diào)治國應因勢利導,不是表現(xiàn)治國以德。通過排除,正確答案為c。
4.a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本題是對文言文閱讀材料相關的文意的綜合考查,著重在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題目中要求找出的是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a項中所擬題面“并且把民眾的批評指責人作為施政的依據(jù)”這一說法有誤。結(jié)合原文中“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可知,民眾的批評指責只是作為調(diào)整旆的參考,并不能作為施政的依據(jù)。
5.見譯文。
參考譯文:
鄭國人到鄉(xiāng)校休閑聯(lián)歡會,議論執(zhí)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chǎn)說:“把鄉(xiāng)校毀了,怎么樣?”子產(chǎn)說:“為什么要毀掉呢?人們早出晚歸干完活兒回來到這里聚一下,議論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他們)就好像是我們的老師,為什么要毀掉它呢?我聽說過用忠厚善良來減少怨恨,沒聽說過用威權(quán)來防止怨恨。難道很快罅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后把它當做治病的良藥。”
(鄭國的上卿)子皮想讓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邑,子產(chǎn)說:“(他太)年輕,不一定行。”子皮說:“(他很)厚道,我喜愛他,(他)不會背叛我。讓他(尹何)去那里學習(為政之道),他就會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子產(chǎn)說:“不行!人要喜歡(一個)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喜歡(一個)人就讓他從政,(這就)猶如還不會拿刀就讓他切割,他(將受)的傷肯定很多。您喜歡一個人,卻只是傷害他,那誰還敢希望得到您的喜歡?您擁有漂亮的綢緞,不讓人學著做衣服;大的官職、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東西,卻讓學習的人去治理,那不是為漂亮的綢緞著想得(比官職、封地)更多嗎?(我)僑聽說的是(先)學習然后主政,沒聽說過用執(zhí)政來學習的啊。如果一定這么做,必定有所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