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文言文專項訓練
2.b 介詞,憑借。a.①動詞,參加;②連詞,和。c.①連詞,卻,竟然;②副詞,才。d.①介詞,替,給;②動詞,是。
3.b ①是表現宋訥不愿做官。⑥是為皇帝出謀劃策,表現宋訥有智謀。
4.c “但開始時對其為人不了解不放心”說法錯,其實皇帝派人觀察、畫像并在第二天詢問他都是皇帝對他愛護與關心的體現。
5.見譯文
參考譯文:
宋訥,字仲敏,滑人。父親壽卿,是元代侍御史。宋訥性格老成穩重,博學多聞。至正年間,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鹽山尹,他放棄官位回家。洪武二年,皇帝征召儒士十八人編纂《禮》、《樂》等書,宋訥也參加了。事情做完了,他沒做官而是回家了。過了一段時間,經由四輔官杜斅推薦,擔任國子監助教。因講經出色而被求的人尊崇。洪武十五年,被越級升遷為翰林學士,皇上命令他撰寫《宣圣廟碑》,寫得合乎圣意,賞賜的物品很豐厚。改任文淵閣大學士。他曾經因為天寒靠近炭火取暖,火舌燎到脅下衣袍,火燒到皮膚才覺察。皇帝下詔讓他注意。沒多久,宋訥升為(國子監)祭酒。當時有功大臣的孩子都到國子監跟他學習,一年(來學習的)貢士達到了上千人。宋訥為了嚴格執行學規,整天端正姿態講課,從未虛度光陰,夜晚常住宿在學校里。洪武十八年,又開設進士科,選拔進士四百七十人有余。其中三分之二是太學的學生;噬系诙慰歼@些人,又是這樣。皇帝大為高興。寫詞褒揚贊美宋訥,太學的助教金文徴等人嫉妒宋訥,和吏部尚書余熂暗地里設計陷害宋訥,下達文書讓宋訥辭職。宋訥去皇帝面前辭職。皇帝大驚詢問后,很生氣。殺了余熂、文徴等人。留下宋訥以前一樣做祭酒。宋訥曾經得病,皇帝說:“訥有長壽的命相,是不必擔憂的。”不久,宋訥的病果真好了。皇帝派畫工暗中觀察宋訥。畫下他的肖像,(畫上)宋訥正襟危坐,面有怒色。第二天入朝見皇上,皇帝問:“昨天為什么發怒?”宋訥吃驚地回答說:“有個學生快跑跌倒,把茶器打碎了。我因教育失誤而感到慚愧,所以很自責。只是陛下怎么知道的呢?”皇帝拿出圖畫。宋訥叩頭謝罪。
宋訥的長子叫宋麟,考中進士,被提升做御史官,出任望江主簿,皇帝惦念宋訥年老,召宋麟回來侍奉。洪武二十三年春,宋訥病很重,卻還住宿在太學。宋麟請他回自己家住,宋訥訓斥他說:“這正趕上了丁祭(祭孔的大典),敢不敬嗎?”祭祀完畢,把他抬回家,宋訥就死了,終年八十。皇帝悼念憐惜他,親自寫祭文悼念。又派官員到他家祭奠,替他置葬地。文官四品得到祭奠置葬的人,宋訥是第一個。正德年間,追封謚號文恪。
宋訥曾經應詔陳述邊疆的事情,他說:“海內安定,只是沙漠還煩擾圣上憂慮。如果窮追遠擊,不免勞民傷財。陛下替皇子皇孫著想,最好是嚴謹邊防罷了。鞏固邊防在于充實兵力,充實兵力在于開荒種地。漢名將趙充國把四萬將士沿邊疆分九郡駐扎,結果單于引兵退卻。陛下最好在將領中選一些有勇有謀的人,以東西五百里范圍劃界分屯,制定法規守住要害,遠近相互照應,遇到敵人就打,敵人離開就農耕。這是長久安定的計策;实弁耆杉{他的方案。宋訥去世后,皇帝思念他。任命他的二兒子宋復祖擔任國子監司業,告誡太學學生遵守宋訥的學規,違反的人罪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