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科學思維常識學案與測評復習
選修4 科學思維常識
專題一 樹立科學思維的觀念
考綱聚焦
1.科學思維的含義及其特點
2.科學思維的意義
知識網絡
考點激活
考點一 科學思維的含義及其特點
1. 科學思維的含義
科學思維泛指符合認識規律的思維、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
2. 科學思維的特點
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精確性、科學思維的結論具有可檢驗性、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和普適性。
考點二 科學思維的意義
1. 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自覺地遵守形式邏輯的要求,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
2. 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正確運用辯證思維的方法,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3. 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可以提升我們的思維品質,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
4. 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正確地看待思維定勢的兩重性,自覺地利用思維定勢的優勢,克服其負面影響,提高思維的效率。
典例解析
【例】在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我國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任務,如“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五個統籌”、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等,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這些都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升華。這些新思路、新理念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前進航向,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科學思維的有關道理的?
解析:我國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是對現代化建設本質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在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產生的,是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形成的,是科學思維的體現。分析時要注意把理論和材料相結合。
答案:(1)思維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任何思維都是對認識對象的反映,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對象。材料中這些新思路、新理念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升華,是對這些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體現了上述道理。
(2)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材料中的新思路、新理念是在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些新思路、新理念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前進航向,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體現了這一道理。
(3)正確的思維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論基礎。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人們的思維能夠更加自覺地走向科學的思維。材料中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我國才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任務,做出了一系列科學決策,體現了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