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科學思維常識學案與測評復習
(3)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
首先要對認識對象的情況有正確的認識。認識不正確,不可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其次要運用內涵明確、外延確定的概念構成判斷。
此外,在概念的搭配方面、在判斷的聯結方面也需恰當,否則,就會產生判斷不當的毛病。
2. 判斷的分類
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
考點三 推理及其分類
1. 推理的含義
從一個或幾個已有的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過程就是推理。推理所依據的已有判斷稱為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斷稱為推理的結論。
2. 推理的分類
(1)依據一般與個別的認識關系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歸納推理是從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結論的推理;類比推理是從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結論,或從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
(2)依據前提和結論之間是否要求有必然聯系的角度分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繹推理是必然推理,歸納推理(除完全歸納推理外)和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考點四 完全歸納推理的條件
1. 完全歸納推理的含義:是對某類認識對象中每個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都作為考察,從而推出該類全部對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推理。
2. 進行完全歸納推理的條件:第一,斷定個別對象情況的每個前提都應該是真實的;第二,所涉及的認識對象,一個都不能遺漏。
考點五 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可靠性的要求
1. 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含義
是根據某類認識對象中的部分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全部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
2. 提高不完全歸納推理可靠性的要求
第一,前提中考察的對象要盡可能多一些;
第二,前提中考察的對象的范圍要盡可能面廣些,特別要注意一些最容易出現相反情況的事例;
第三,盡可能分析出認識對象與有關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
考點六 提高類比推理可靠性的要求
1. 類比推理的含義: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一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2. 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客觀事物及其屬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事物屬性之間的內在聯系,是類比推理的客觀依據。
3. 提高類比推理的可靠性的要求
第一,類比的根據越多越好;
第二,作為類比根據的相同屬性越接近本質屬性,相同屬性與推出屬性之間的相關程度越高,推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第三,前提中確認的屬性不應該有與推論相互排斥的屬性。
典例解析
【例】據史料記載,有一天,蘇東坡去看望王安石時,在王安石的書桌上看到了一首詠菊詩的草稿,才寫了開頭兩句: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心想:“黃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怎么會被秋風吹落呢?說西風“吹落黃花滿地金”是大錯特錯了。于是他提起筆來,續詩兩句:秋花不比黃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知道后心里很不滿意,為了用事實教訓一下蘇東坡,他就把蘇東坡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九月重陽這一天,蘇東坡到后園賞菊,只見菊花紛紛落瓣,滿地鋪金。這時他想起給王安石續詩的往事,才知道原來是自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