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科學思維常識學案與測評復習
用辯證思維的有關知識,簡要說明我們為什么必須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 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運用科學思維的有關知識認識荀子的話。
4. 海水又咸又苦,為什么海魚的肉卻不咸?科學家考察生活在海水中的各種各樣的魚,發現它們雖然在體形、習性方面不同,但魚鰓上都有一種能排除鹽分的特殊組織,叫“氯化物分泌細胞”。正是這個組織,使得海魚長期生活在海水中而肉卻不咸。可見,從對各種各樣的海魚進行認識,到得出關于海魚的肉之所以不咸的普遍性結論,不是一次認識就能完成的。
請運用科學思維的知識分析上述材料體現的道理。
專題四 結合實踐善于創新
考綱聚焦
1. 思維創新的含義及其特征
2. 求異思維的含義、特點
3. 思維發散的技法
4. 求同思維的含義、特點
5. 求同思維的方法
6. 逆向思維的含義、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7. 直覺及其特征
8. 想象及其作用
9. 靈感及其產生條件
知識網絡
考點激活
考點一 思維創新的含義及其特征
1. 思維創新的含義
思維創新是特指人們在實踐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的思維活動。思維創新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一方面思維創新要以實踐為基礎;另一方面,思維創新離不開對前人、對他人已有成果的繼承。
2. 把握思維創新的特征
思維創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思維創新的步驟具有跨越性;思維創新的結果具有獨特性。
考點二 求異思維的含義、特點
1. 發散思維的含義
它是根據已知的事物信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多樣性答案,它是一種展開性的思維方式。也叫求異思維、輻射思維。
2. 發散思維的特點
(1)其過程具有流暢性。思維不流暢,就不可能在有限時間內產生較多設想,就不利于問題的有效解決。
(2)其思路具有變通性。一方面,要打破舊框框、老套套的限制,排除既有經驗的負面影響,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甚至從某些不合常規的方面去思考問題。另一方面,又要不局限于某一思路,當某一思路行不通時,迅速轉向其他思路。靈活多變是發散思維的又一特征。
(3)其結果具有獨特性,就是獨特新奇,與眾不同。
考點三 思維發散的技法
1. 檢核表法
主要通過對所設想問題的幾個方面進行詳細檢查,從看似“毫無問題”的事例中找到思維創新的突破口,以求產生創新的思路。
2. 列舉法
主要將研究對象的特點、缺點、希望點等逐一列出來,以便提出改進的意見,構成創新的設想。
3. 信息交合法
利用已有的或引進的事物信息,通過列舉的方法,將各種信息有目的地進行組合,以產生大量的思路。
4. 頭腦風暴法
又稱智力激勵法,是一種集思廣益的群體思維發散技法。它以會議的形式開展,要求有人主持會議,會議有研究的主題。
考點四 求同思維的含義、特點
1. 求同思維的含義
求同思維又稱聚合思維或收斂思維,它是通過多種邏輯思維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眾多信息逐步引導到條理化的邏輯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邏輯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2. 求同思維的特點
聚合思維的過程具有嚴謹性;聚合思維的思路具有歸一性;聚合思維的結論具有可論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