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專項復習學案
XX屆高考政治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專項復習學案
◆知識網絡
◆考點闡釋
考點24: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中華民族之魂
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 、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2.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過程形成的中華民族精神。
(1)團結統一
①團結統一是指一個民族為了實現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維護統一、顧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②團結統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發展的實踐;
③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精神不僅表現在祖國面臨危難、生死存亡的關頭,在國家順利發展、興旺發達的時期也進發出強大的力量。
(2)愛好和平
①愛好和平是指一個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對待,友好相處,求同存異,團結合作,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努力奉獻的精神。
②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廣泛贊譽。
(3)勤勞勇敢
①勤勞勇敢是指一個民族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表現出來的不懼艱難的精神。
②中華民族歷來把吃苦耐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不畏強暴、英勇頑強視為重要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業績。
【溫馨提示】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與黨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兩者之間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族精神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4)自強不息
①自強不息是指一個民族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
②中華民族所具有的永無止境的創業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是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溫馨提示】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比較表
含義 歷史(形成) 現實(作用)
團結統一 指一個民族為了實現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維護統一、顧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在復雜多樣的環境中,個體必須結成整體,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這種整體意識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認同和升華,成為團結統一精神 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無論在國家順利發展、興旺發達的時期,還是在祖國面臨危難、生死存亡的關頭,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使如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本不能得逞
愛好和平 指一個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對待,友好相處,求同存異,團結合作,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努力奉獻的精神 中華民族素來以熱情好客、睦鄰友好、崇尚交流著稱于世,一“禮儀之邦”享受于史 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