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專項復習學案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必須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大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
辨析: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就必須抵制一切外來文化的影響。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注意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與汲取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二者具有一致性,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
辨析: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會導致狹隘的民族主義。
(1)中國共產黨具有開放的心態和博大的胸懷,歷來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既堅持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時也主張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與文化,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同世界上各民族共同進步和發展。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發展和振興。但是,中國的發展不是走西方發達國家那種依靠經濟掠奪、軍事擴張實現現代化的民族擴張主義道路,而是通過振奮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和平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我們國家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目的是為了吸取世界各國的長處,促進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而不是掠奪和侵略。
(3)西方國家的一些人害怕我們因為弘揚民族精神而發展得更快,就居心叵測地將弘揚民族精神污蔑為搞狹隘的民族主義,這只不過是所謂“中國威脅論”的一個翻版。所以,這種看法是片面的。
◆熱點透析
1. XX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70周年紀念日,北京、西安、沈陽等地社會各界舉行各種活動,紀念這一歷史事件。
1937年7月7日,日軍攻打北平郊外的盧溝橋,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史稱“七七事變”。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廣泛的民眾覺醒、空前的民眾團結和真正的人民戰爭,決定了中國人民必須取得最后的勝利,并在抗戰中形成了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精神,即團結一致、同仇敵愾,顧全大局、共同對敵,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們今天要大力弘揚抗戰精神,最主要的就是弘揚中國人民一往無前、不屈不撓的頑強斗爭精神,以此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七七事變”承載了中國人關于抗日戰爭的記憶。某校高三(1)班學生為紀念“七七事變” 70周年,開展了以《勿忘國恥 面向未來》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
(1)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說明如何弘揚抗戰精神。
(2)請以《勿忘國恥 面向未來》為主題,設計一項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活動方案。
【思路點撥】
本題以“七七事變”70周年紀念活動為背景材料,考查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第(1)問,要結合材料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來回答;第(2)問為開放性題目,設計活動方案時要緊密圍繞弘揚抗戰精神這個主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