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專項復習學案
(2)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無不體現著愛國主義這個主題。團結統一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基本要求,是愛國主義體現在處理本民族內部、各兄弟民族之間、各民族成員之間關系上的要求,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是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愛好和平是愛國主義精神內涵的拓展和延伸,是其體現在處理本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之間關系的基本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勤勞勇敢是一種吃苦耐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不畏強暴、英勇頑強的精神,是中國人民的優良品格,它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自強不息則是一種獨立自主、奮發向上、不斷進取的崇高追求,它是一種為了國家的繁榮而銳意進取、不懈奮斗的愛國主義精神。)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根本體現,是實踐愛國主義精神的必要前提,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和脊髓。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服務于愛國主義這個主題。
2.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溫馨提示】考查一種言行是否愛國。必須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進行審視,否則,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
【溫馨提示】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關系
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
(1)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鞏固和發展了新民主主義的成果,為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展現了光明的前景。
(2)社會主義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有機地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才能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
(3)我們黨為完成祖國統一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我們并不要求所有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贊同社會主義制度,只要他們贊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我們就要同他們加強團結。
【典型例題】(XX年海南卷第15題)“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敝袊_灣詩人的一首《鄉愁》,在海峽兩岸廣泛流傳,引起兩岸同胞的廣泛共鳴。這種激蕩在兩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
①表達了海峽兩岸人民熱切盼望祖國統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峽兩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③表明海峽兩岸的所有人都贊同一個中國的原則
④體現出愛國主義深深地植根于海峽兩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一個中國的原則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海峽兩岸人民熱切盼望祖國統一。但“海峽兩岸人民”并不等于“海峽兩岸的所有人”,現在仍有極少數分子妄圖分裂國家,故③錯誤,應排除。
答案:d
考點26: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
1.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民族精神永不泯滅。因為它熔鑄于輝煌的古代中華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國人民救亡圖強前仆后繼的奮勇抗爭之中,更彰顯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