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第一輪專題復習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談談你對網絡民意表達的認識。
12、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預測,到XX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將達700萬輛,屆時平均每小時車速將低于15公里。面對日益嚴峻的道路擁堵狀況,北京出臺“最強硬治堵方案”:“疏”、“治”并舉。前者包括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地面公交為主體、多種交通方式協調運轉的綠色出行體系;后者包括社會熱議的重點路段單雙號限制、三環以內等重點區域提升停車收費標準、購車需提供停車泊位證和限制外地戶籍人口購車等措施。
對此,有人認為單雙號限行等政策侵犯了公民自由通行的權利。而且,北京治堵反而導致車市火爆,多數人提前購車以占牌照。請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對此類觀點和行為進行評析。
參考答案
1-5 adcbd 6-10 bdbcb
6、【解析】選d。服刑人員的權利也應受到應有的保護,故①③④正確;②材料未體現,不選。故選d項。
8、【解析】選b。權利和義務是辯證統一的。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權利可以放棄,但義務不能。a、c、d三項說法錯誤,故選b。
9、【解析】選c。本題考查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系。在我國,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一致的情形也經常發生,②錯誤。③顛倒了兩者的關系,關心國家利益是實現個人利益的前提。①④正確表述了兩者的關系,故選c項。
11、【解析】回答本題,一是要從公民權利及其行使的意義角度來思考,說明這是公民的政治自由權利的體現,并說明其對國家、公民個人的意義;二是要從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原則角度,說明在網絡上進行民意表達必須遵循相應的原則。
【答案】(1)網絡民意表達是公民的政治自由,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責任感和政治素養,增強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意識,激發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的網絡表達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要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利,要遵守法律,依照規則和程序辦事;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實反映情況,表達民意;不能制造事端,損害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誤導社會大眾。
12、【解析】本題屬于評析觀點和行為的題目,要先作出判斷,然后依據知識加以分析,可從政府和公民兩個角度分析。國家方面要點明政府具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公民方面應從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統一兩方面分析。
【答案】這種觀點和行為是錯誤的。因為:
(1)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我國政府具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實施單雙號限行等政策解決道路擁堵問題正是通過加強管理為大多數市民提供更好服務的表現。
(2)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公民權利和自由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不得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
(3)在我國,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